阇那崛多
【介绍】:
隋僧。犍陀罗国人,姓金步氏,译名德志。父为国之宰辅。崛多髫龀之年立愿出家。随本师历游诸国。北周明帝武成时初至长安。武帝时为造四天王寺居住。寻西还,至突厥,为所留。入隋,文帝开皇中再入京师。召居大兴善寺翻译佛经。所译有《佛本行经》、《法炬》、《威德》、《护念》、《贤护》等经一百七十六卷。
【介绍】:
隋僧。犍陀罗国人,姓金步氏,译名德志。父为国之宰辅。崛多髫龀之年立愿出家。随本师历游诸国。北周明帝武成时初至长安。武帝时为造四天王寺居住。寻西还,至突厥,为所留。入隋,文帝开皇中再入京师。召居大兴善寺翻译佛经。所译有《佛本行经》、《法炬》、《威德》、《护念》、《贤护》等经一百七十六卷。
【介绍】:明鄞县人,字夷玉、仪玉。万历初在世。诸生。少有才,诗词俱所擅长,诗学李贺。所著戏曲,以传奇《红梅记》为最著名,常演不衰。另有传奇《香玉人》、《画舫记》、《李丹记》三种,前二种佚。
【介绍】:隋南阳清阳人,字承业。少好学,涉览经史。初仕北周,武帝喜其强直忠心,超拜京兆郡丞。宣帝即位,屡谏不纳,乃舆榇至朝堂,陈帝八失。帝怒将杀之,内史元岩诒帝,得免。翌日帝悟,赐御食赏之。入隋,文帝
大城知县。正德中,与主簿李铨迎战贼,皆被杀。
【生卒】:1446—1511【介绍】:明江西德兴人,字廷式,号省庵。成化八年进士。为浙江布政使。后以工部侍郎督易州山厂,公帑无毫发私。历南京礼部尚书,刘瑾勒致仕。瑾败,起工部尚书。
【介绍】:明常州府江阴人,字鍾之。正德二年举人。授钱塘知县,有惠政,以民人诣阙乞留,连任九年。闻杭州织造内监将有逆谋,预为御备,阴谋遂得解散。擢南阳同知。寻乞归。
【介绍】:明人。任交河知县,乘牛车赴任。政尚德化。离任时以牛犊赠贫民助耕。
【介绍】:南朝梁丹阳秣陵人,字海育。兄陶尚,宋末为倖臣所怨,被系。子锵公私缘诉,流血稽颡,行路嗟伤,建康令劳彦远感之,兄得释。母嗜莼,没后恒以供奠。梁武帝师至,是冬营莼不得,恸绝,久乃苏。遂长断莼味。
胡长仁族兄,东魏孝静帝中表。仕北齐历黄门侍郎、侍中。后主初,知朝政。为“八贵”之一。受后主信任,总掌庶事。遭长仁忌,揭其私于太后。出为赵州刺史,卒。(,参见《北史》)【介绍】:北齐安定临泾人。胡长仁从
【生卒】:894—972【介绍】:宋濮州范县人,字潜夫。本名昭远,避后汉高祖讳改。张直子。早年躬耕养亲。后唐明宗时为北京留守推官,后拜左补阙、史馆修撰,撰《纪年录》、《庄宗实录》上之。迁都官员外郎。又
【介绍】:清湖南衡山人,字环溪。乾隆四年进士,任陕西镇安知县,除虎患,教民养蚕及种棉纺布。在任八年,治行推陕南第一。调知凤翔。卒年七十九。有《塾说》、《镇安县志》、《环溪草堂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