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之
【生卒】:?—533
【介绍】:
北魏陇西狄道人,字景珍,小字默蠡。少有盛名,时号神童。通经史百家,尝自许既精且博。初为彭城王元勰行台参军,兼著作佐郎,修撰国史。孝庄帝时累官卫将军、荆州刺史,兼尚书左仆射、三荆二郢大行台。在州好射猎。孝武帝初,官至兼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卒谥文简。
【生卒】:?—533
【介绍】:
北魏陇西狄道人,字景珍,小字默蠡。少有盛名,时号神童。通经史百家,尝自许既精且博。初为彭城王元勰行台参军,兼著作佐郎,修撰国史。孝庄帝时累官卫将军、荆州刺史,兼尚书左仆射、三荆二郢大行台。在州好射猎。孝武帝初,官至兼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卒谥文简。
【生卒】:约1746—约1790【介绍】:清江苏无锡人,字立方,号笠舫。乾隆五十二年进士。自知无吏才,请就教职,官苏州府教授,不满三年即去世。博览群书,词笔婉丽,骈体文尤古艳。少游贵池,撰《昭明太子庙
【介绍】:北齐北海剧人,字季高。王晞弟。少立名行,性儒缓。尝从文宣帝北征。初为司徒掾。武成帝大宁初,兼散骑常侍、聘陈使主。北齐后主天统末,修国史。寻除通直散骑常侍。
涓县(今属湖北)人,宣德间为邹县知县,在任二十余年,正统中卒,受吏民爱戴。
【生卒】:175—210【介绍】:三国吴庐江舒人,字公瑾。少与孙策为友,从策征伐,为建威中郎将,助策在江东建立孙氏政权。策死,与张昭共辅孙权,任前部大都督。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南下,率军与刘备合
字介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雍正举人。乾隆初,举鸿博,历官国子监学正,晋司业,赐翰林院侍讲衔。熟悉史学,增补袁枢《通鉴纪事本末》。【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介眉。雍正四年举人。乾隆初举鸿博,官至国子
【介绍】:宋应天府人。神宗元丰间进士。历荆湖北路提举常平兼提点刑狱、广南西路转运副使。以集贤殿修撰知桂州,为黔南路经略安抚使、知靖州,贬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移连州、和州。后复进徽猷阁直学士,历知渭
【介绍】:或称善绻。传说中尧舜时武陵人。有道之士。居枉渚。尧闻其贤而师事之。尧卒,舜以天下让之,卷以为尧不教而民从,不赏而民劝,百姓安乐。今盛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调五音之声以乱民耳,大作皇韶之乐以愚
【生卒】:?—1642【介绍】:明陕西保德州人,字我扬。举天启二年武会试,授大同威远守备。崇祯初迁大水峪游击,筑杏山城有功,迁宣府西城参将。官至通州副总兵。十五年,从杨文岳援开封,与李自成军激战,被执
临汾(今属山西)人。丈夫早卒。家贫,守节养子,每日纺于丈夫所植槐树下,称“节妇槐”。
【介绍】:名或误作炯。宋兴国永兴人,字子骏。吴则礼子。高宗绍兴十三年累官枢密院编修官,提举浙西茶盐,次年改两浙运判。二十三年,由成都转运副使移知荆南府,未几以疾卒。有《五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