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施
【生卒】:约前370—约前310
【介绍】:
战国时宋国人。尝为魏惠王相。主张联合齐楚消弭战乱,为“合纵”策略之组织者。后受张仪排斥,一度游于楚、宋。善辩,与庄周友善。庄周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为名辩学派“合同异”论之代表人物,持论有“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等。又富于自然科学知识,答黄缭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时,“不辞而应,不虑而对”。有《惠子》,已佚。
【生卒】:约前370—约前310
【介绍】:
战国时宋国人。尝为魏惠王相。主张联合齐楚消弭战乱,为“合纵”策略之组织者。后受张仪排斥,一度游于楚、宋。善辩,与庄周友善。庄周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为名辩学派“合同异”论之代表人物,持论有“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等。又富于自然科学知识,答黄缭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时,“不辞而应,不虑而对”。有《惠子》,已佚。
【介绍】:明永平府迁安人。正统四年进士。授崇明知县,擢彰德知府。为政尚严察,吏民畏之。成化间巡抚延绥,有靖边功。官至左副都御史。
字深仁,司马昱子。年十七岁死。孝武帝时,追封临川王,谥献。【介绍】:东晋河内温人,字深仁。司马昱(简文帝)子。幼敏慧。兄司马道生以无礼失旨,郁数劝以敬慎之道。年十七卒。
【生卒】:1542—1618【介绍】:明江西泰和人,字相奎,号青螺。自号衣生。隆庆五年进士。累迁至贵州巡抚。万历二十七年与李化龙等平播州杨应龙,以功进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博览典籍,著述甚多。有《平播始
【介绍】:春秋时齐国人。景公时大夫。有宠。晏婴进田穰苴为将,使庄贾监军。约旦日日中会于军门。贾恃宠而骄,亲戚左右为之送行留饮,误约期。迟至。穰苴责以后至,斩以徇。
【介绍】:唐侯官人,字智周。幼而秀异,五岁口占诗,六岁援笔立成。又精于琴棋草隶,不烦师授。年十七卒。
字立斋。山东安丘人。雍正举人。乾隆九年,充湖北枣阳知县,改湖南益阳,升宝庆府理瑶同知。兴益阳蚕桑之利;措置横岭苗族地区事务,赈灾荒,筹措苗民生计。因病归家。
【生卒】:?—927【介绍】:辽蓟州人,本名照。少为蓟衙校,被辽军俘获。太祖爱其才,凡蕃汉相涉事,悉令办理。拜左尚书。后为皇都夷离毕,从灭渤海。为佐命功臣之一。
宣城(今属安徽)人。结婚次年,丈夫死。拒绝再嫁,自力纺织为生。
泰和(今属江西)人。洪武二十七年(1394)进士。历知青田、仪真、巴陵、天台,并有政绩。永乐初罢归。洪熙初,县民二百余人称其廉正有为,乞还天台,以慰民望。宣宗用为江宁县丞。
【生卒】:?—前24字仲卿,西汉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少以文学为官,迁谏大夫。元帝初,擢为左曹中郎将,因不满石显专权,被免官。成帝即位,复起用为司隶校尉,执法不阿权贵,贵戚大臣均畏惮。后任京兆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