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普惠
【生卒】:468—525
【介绍】:
北魏常山九门人,字洪赈。精《三礼》,兼善《春秋》。孝文帝太和十九年为主书,为帝所知。转尚书都令史。宣武帝初,转积射将军。任城王元澄为雍州刺史,以普惠为府录事参军。后为步兵校尉,以本官领河南尹丞。胡太后临朝时,转谏议大夫。官至东豫州刺史。
【生卒】:468—525
【介绍】:
北魏常山九门人,字洪赈。精《三礼》,兼善《春秋》。孝文帝太和十九年为主书,为帝所知。转尚书都令史。宣武帝初,转积射将军。任城王元澄为雍州刺史,以普惠为府录事参军。后为步兵校尉,以本官领河南尹丞。胡太后临朝时,转谏议大夫。官至东豫州刺史。
【生卒】:1521—1603【介绍】:明江西庐陵人,字世显,号蒙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时严嵩檀权,不附。出为四川副使,官至湖广参政,乞休归。专用力于学,与王时槐阐明良知之说,而自以为不及
【生卒】:912——984字思齐,亳州永城(今属河南)人。宋太宗在晋邸,令典财用。及即位,迁东上閤门使,充枢密都承旨。太平兴国中,改左卫将军。坐秦王廷美事,罢官。后为度支使、加右卫大将军。卒,赠太尉。
【介绍】:宋建昌军南城人,字子渊,号若水。从陆九渊学,九渊论及门人,以为第一。孝宗淳熙二年进士。任衡阳教授。历宁都县令,邑号称难治,而以道化之,不逾年,俗大变。迁清江通判,卒于官。尝讲学曾潭之浒,学者
【生卒】:?—291【介绍】:一名俶。西晋沛国谯县人。三国魏扬州刺史文钦子。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钦与毌丘俭在寿春起兵讨司马师。鸯年尚幼而勇力绝人,从父作战,兵败,父子投吴。甘露二年,魏将诸葛诞据寿春称
字子明,沁水(今属山西)人。隆庆进士。累升湖广左布政使。万历中,历官河漕总理、工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时朝鲜以倭患告,王师调集,恰天津等地又受灾,他请漕米平粜,以济民困。开元贾鲁所浚故道,又浚漕渠,继渠
【介绍】:三国吴会稽人,字孝章。举孝廉,补尚书郎,稍迁吴郡太守,以疾去官。孙策平定吴、会,诛其英豪。宪有盛名,策深忌之。孔融忧其不免,乃荐于曹操,征为骑都尉。制命未至,为孙权所杀。
【生卒】:?—1295【介绍】:元河东人。家世业医。至元八年,世祖召见,留侍左右,赐名哈剌斡脱赤。十七年,擢为太医院管勾。从宗王别里铁穆而讨叛王昔里吉。累擢为和林等处宣慰使。二十五年,奉命与怯伯同掌和
字席珍,莆田(今属福建)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常州推官。武宗南巡,江彬纵其党横行州县。他乃兼绾府县印,召父老与彬党格斗,由是常州以南诸府得安宁。世宗即位,召为御史,席书以中旨任命他为尚书。
【生卒】:1151—1205【介绍】:宋僧。陕西兰州人,俗姓冠,号佛光。年十六出家,拜熊耳山白云海禅师为师。时群盗盘踞,道悟率众尽破之,由是数十里间,路不拾遗。金世宗大定中,出主郑州普照寺。后迁三乡竹
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洪武末年进士。建文初,曾任监察御史。燕王称帝,屡召他不至。刺血书衣襟自杀死,年二十九。【生卒】:1374—1402【介绍】:明江西庐陵人。洪武三十年进士。建文时为御史。燕王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