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浩
【生卒】:?——1836
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捐赀为布政使经历,赴东河、南河效力。历官山清外河同知至河东河道总督、江南河道总督。嘉庆中,先后办理黄河仪封、武陟马营坝决口堵复工程。后相继加高黄河堤防子堰,勘察南北运河及永定河漫决。道光四年(1824)运河高堰堤溃万余丈,革职遣戍新疆。平定回疆叛乱,随营效力。十六年卒。
【生卒】:?——1836
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捐赀为布政使经历,赴东河、南河效力。历官山清外河同知至河东河道总督、江南河道总督。嘉庆中,先后办理黄河仪封、武陟马营坝决口堵复工程。后相继加高黄河堤防子堰,勘察南北运河及永定河漫决。道光四年(1824)运河高堰堤溃万余丈,革职遣戍新疆。平定回疆叛乱,随营效力。十六年卒。
【生卒】:?-804字孝举,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历任左拾遗、太常博士、秘书少监等职,均兼史馆修撰。第三次奉命出使吐蕃,因病卒于纥壁驿。有文集三十卷。(,参见《新唐书》)【生卒】:744—804【
即荀瑶。一作知伯,又称知襄子。荀跞之孙。晋六卿之一。前472年,率晋军伐齐,齐师败绩。赵鞅与范氏、中行氏相攻,他支持赵鞅,逐范氏、中行氏并瓜分其地。不久又共逐晋出公,立骄为晋君。在四卿中势力最强。晋政
【介绍】:明山东沾化人。万历八年进士。官馀姚知县,有治绩,入为吏部给事中,累迁户科都给事中。疏救同列李献可,触神宗怒,廷杖削籍,家居三十年。光宗立,起太仆少卿,累迁工部左侍郎。
【介绍】:明庐州府六安人,字蓼仙,一作蓼山。闵而学妻。工词,有《绿窗遗韵》。
漳浦(今属福建)人。顺治初,其丈夫被方祐杀。为报仇,于顺治五年杀方,然后自首。
西汉右扶风隃麋(今陕西千阳)人。哀帝时为丞相司直,执法不阿。鲍宣任豫州牧,行视郡县,所察烦苛,越出六条规定,被他奏免。后又奏免京兆尹薛修等。因劾宠臣董贤,降为卢奴令。平帝时任南郡太守。王莽执政,病归乡
【介绍】:唐人。文宗大和二年,任福建团练副使。武宗会昌初,为金部员外郎。五年,为夔州刺史。累擢至谏议大夫,充宏文馆学士。宣宗大中五年,官至福建观察使。
【生卒】:464—523【介绍】:北魏谯郡人,字青龙。幼坐事受宫刑,补小黄门,转中黄门。孝文帝时,与茹皓使徐兖,采召民女,累迁太府卿。胡太后临朝,除崇训太仆,封长乐县公。腾手不解书,只能署名,而奸谋有
【生卒】:1196——1280字子声,初名杰,字汉卿,广平肥乡(今河北肥乡)人。蒙古伐金,被俘脱逃,改业医,从名医李浩习铜人针法。南走德安(今湖北安陆),从谢宪子习理学。北归大名,与姚枢、许衡讲习理学
【介绍】:唐并州晋阳人。武则天时,累迁华州司仓参军。改岐州扶风令,以异政闻,迁雍州奉天令。中宗神龙初,为安国相王府咨议参军,迁比部郎中,改洛阳令。为政冰清,诏嘉之。擢莱州刺史,有善政,州立德政碑。官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