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崔光

崔光

【生卒】:451—523

【介绍】:

北魏东清河鄃人,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少随父徙代。家贫,佣书为业。太和六年,任中书博士,转著作郎,参撰国书,甚为帝所知重。孝明帝在东宫,以为太子师傅。宣武帝时,为侍中,累迁中书监、右光禄大夫。宣武帝死,孝明帝即位,光以迎立功,封博平县公,迁至司徒。崇信佛教,曾为僧侣、朝贵讲《维摩诘经》、《十地经》。并为二经义疏。


【生卒】:451-523

本名孝伯,字长仁。东清河鄃(今山东高唐北)人。年十七被俘徙代。孝文帝太和初,为中书博士,以博学善为文得帝赏识。宜武帝末,位侍中、秘书监。拥立明帝,安抚内外俱有功,为灵太后信任。随时进退,不逆执政,崇信佛法,以学问见重于时。历位特进、领著作郎。数辞司徒、太保等官。卒。谥文宜公。(,参见《北史》)


【生卒】:451—523

【介绍】:

北魏东清河鄃人,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少随父徙代。家贫,佣书为业。太和六年,任中书博士,转著作郎,参撰国书,甚为帝所知重。孝明帝在东宫,以为太子师傅。宣武帝时,为侍中,累迁中书监、右光禄大夫。宣武帝死,孝明帝即位,光以迎立功,封博平县公,迁至司徒。崇信佛教,曾为僧侣、朝贵讲《维摩诘经》、《十地经》。并为二经义疏。


【生卒】:451-523

本名孝伯,字长仁。东清河鄃(今山东高唐北)人。年十七被俘徙代。孝文帝太和初,为中书博士,以博学善为文得帝赏识。宜武帝末,位侍中、秘书监。拥立明帝,安抚内外俱有功,为灵太后信任。随时进退,不逆执政,崇信佛法,以学问见重于时。历位特进、领著作郎。数辞司徒、太保等官。卒。谥文宜公。(,参见《北史》)


【生卒】:451—523

【介绍】:

北魏东清河鄃人,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少随父徙代。家贫,佣书为业。太和六年,任中书博士,转著作郎,参撰国书,甚为帝所知重。孝明帝在东宫,以为太子师傅。宣武帝时,为侍中,累迁中书监、右光禄大夫。宣武帝死,孝明帝即位,光以迎立功,封博平县公,迁至司徒。崇信佛教,曾为僧侣、朝贵讲《维摩诘经》、《十地经》。并为二经义疏。


猜你喜欢

  • 王福

    【介绍】:金人。宣宗时河北义军,率兵收复沧州,器甲完具,自雄一方。兴定元年,又收复滨、棣二州。宣宗乃任为沧州经略使。加遥授同知东平府事,权元帅右都监。四年,封沧海公,为九公之一。同年,兵败,降益都张林

  • 王宝奴

    【介绍】:明人,号眉山,金陵名妓。武宗南巡至金陵,选教坊司十人供奉,宝奴为首。武宗返京,宝奴还旧籍,人呼之为贵人。后长斋诵佛,为道人装以老。

  • 尹知章

    【生卒】:?-718绛州翼城(今属山西)人。长安中入仕,终官国子博士。少勤学,尤明《易》及庄、老玄言之学。注《孝经》、《老子》、《庄子》、《韩子》、《管子》等。(189下/4974,参见《新唐书》)【

  • 陈卓

    字立道,居仁子。绍熙进士。知江州,移知宁国府,擢签书枢密院事。未几,奉祠归里,闲居十六年。年八十六而死,谥清敏。【介绍】:宋兴化军莆田人,字立道。刘居仁子。光宗绍熙元年进士。历知江州、宁国府。丞相史弥

  • 玄续

    【介绍】:唐僧。成都人,俗姓桑。住蜀都宝园寺。广研经教,兼通儒典,言谈之际机候变通。又通外书,工草隶。以博学多才为四众钦敬。太宗贞观中卒。

  • 周士显

    【介绍】:元建德路寿昌人,字晦翁。宋恭帝德祐二年元兵至境,具酒物劳军,其帅唆都表为本县主簿,从攻闽海,升授千户。

  • 崔玄同

    【介绍】:唐博陵安平人。历吏部员外郎。玄宗开元十一年,官至刑部侍郎。后出为徐、相二州刺史。

  • 曹世宗

    【介绍】:南朝梁下邳人。曹虎子。性严明,颇识兵势,以父与梁武帝有旧交,得为大郡。后位至太子左卫率,卒。(⊙)曹本荣(1622-1665) 清湖北黄冈人,字欣木,号厚庵。顺治六年进士,授秘书院编修,官至

  • 金汤

    西汉哀平时人。金涉子。与弟融同为侍中诸曹中郎将。其族叔金钦为太中大夫给事中,族叔迁为尚书令,兄弟叔侄均用事于朝。王莽执政时,钦受封都成侯继祖爵,后有罪自杀。莽遂复封他为都成侯。

  • 耶律学古

    字乙辛隐,于越洼庶孙。好学,善诗。保宁中,补御盏郎君。乾亨元年(979),南京被围,奉诏援燕,守城有方,围解,授南京马步军都指挥使。二年,为彰国军节度使,禁抄掠以安民。与宋将潘美相峙,各守边约,互不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