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桓王
【生卒】:?—前697
【介绍】:
春秋时周国君。姬姓,名林。平王孙。平王时,郑武公、庄公为卿士,而王偶亦以政付虢公。致相怨相疑而周、郑交质。桓王继位,以虢公忌父为卿士。郑庄公使祭足帅师取周温地之麦,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夺郑庄公政,庄公不朝。王伐郑,大败,郑祝聃射王中肩。在位二十三年。
【生卒】:?—前697
【介绍】:
春秋时周国君。姬姓,名林。平王孙。平王时,郑武公、庄公为卿士,而王偶亦以政付虢公。致相怨相疑而周、郑交质。桓王继位,以虢公忌父为卿士。郑庄公使祭足帅师取周温地之麦,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夺郑庄公政,庄公不朝。王伐郑,大败,郑祝聃射王中肩。在位二十三年。
通江(今属四川)人。清初,丈夫以不从薙发令将被杀,她先服毒自杀。
【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景韶,号两湖。通晓星学,究悉天象。年近三十,因所长得录为诸生,乾隆二年以荐授钦天监博士。与校《二十二史》天文、律历两志。书成告归。又善画山水。卒年六十九。有《天象原委》。
【介绍】:明浙江鄞县人,字继先。诸生。生母黄氏为嫡母余氏所逐,年十五父死,事余氏至孝。余重感其孝,临终告以生母事。遂决意出寻。至台州遇母,奉归,孝养备至。嘉靖十四年知县赵民顺入觐,疏闻于朝,获旌表。
【介绍】:清安徽宣城人,字和仲。与兄梅文鼎、弟梅文鼏,夜按图观天,昼运筹推步。取《元史历经》,进行推算,著《步五星式》。早卒。
【生卒】:1022—1076【介绍】:宋东平须城人,初名元赓,字永叔,后更名,字潛亮。郭劝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知萧山县,有惠政。累迁殿中丞、太常博士。英宗治平二年,御史知杂事吕诲等以奏弹中书议追崇濮
【生卒】:?-480字敬元,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人。少好读史书。初辟州主簿,转为萧道成辅国主簿。宋欲封萧道成梁公,他建议改称齐公。齐国建立,为长兼给事黄门侍郎,为齐高帝所信任与重视。官至青、冀二州
【生卒】:648-690高宗子。六岁封雍王,十二岁改郇王。则天立为后,出为申州刺史,不久降为鄱阳郡王。武后称制,进封许王。天授初以谋反罪处死。(,参见《新唐书》)【生卒】:648—690【介绍】:唐高
【生卒】:1642—1718【介绍】:清福建安溪人,字晋卿,号厚庵。康熙九年进士,授编修。省亲回闽,适耿精忠叛,密疏言军事形势。还京,授内阁学士。历吏、兵、工三部侍郎,直隶巡抚,至文渊阁大学士。以崇信
【生卒】:714—785【介绍】:唐定州北平人,字利涉。肃宗初,起家监察御史,出为密州司马。李光弼荐为密州刺史。丁忧后,拜大理少卿,持节和蕃。代宗大历初,出为潭州刺史。四年,任衡州刺史。杜甫避难南行,
【生卒】:?——1860字远林。江苏长洲(今苏州)人。道光举人,以研究经学著名。咸丰中,入前江苏巡抚许乃钊营,建议立抚勇军。后率赴青浦,战小刀会,援浙江,以功奖内阁中书衔。咸丰十年,战死丹阳白塔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