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宗
【生卒】:?——1022
知信长子。幼善射箭。以父荫补殿直,寄班祗候。咸平初,转供奉官、镇定高阳关三路承受公事。历閤门祗候,河北缘边安抚都监,东染院使、知定州,宫苑使、知雄州、河北缘边安抚使等。在郡有治绩,诏书嘉奖,授皇城使、知滑州。时,吐蕃唃厮啰为边患,以副龙图阁直学士陈尧咨巡边,既行,承宗为西上閤门使,充钤辖。乾兴元年(1022),为鄜延都钤辖,卒。
【生卒】:?——1022
知信长子。幼善射箭。以父荫补殿直,寄班祗候。咸平初,转供奉官、镇定高阳关三路承受公事。历閤门祗候,河北缘边安抚都监,东染院使、知定州,宫苑使、知雄州、河北缘边安抚使等。在郡有治绩,诏书嘉奖,授皇城使、知滑州。时,吐蕃唃厮啰为边患,以副龙图阁直学士陈尧咨巡边,既行,承宗为西上閤门使,充钤辖。乾兴元年(1022),为鄜延都钤辖,卒。
【生卒】:1071——1139字元直,祖籍乐陵(今属山东),徙居齐州。举进士。历河北都转运使、户部侍郎兼知扬州、吏部尚书、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江宁府等。苗傅、刘正彦逼高宗避位,乃与张俊等起兵攻讨。乱平,
【生卒】:1854——1904字肯堂。江苏通州(今南通)人。诸生。张裕钊之门生,以诗著名。著有《范伯子诗文集》。【生卒】:1854—1904【介绍】:清江苏南通人,初名铸,字无錯,号肯堂。贡生。以古文
【介绍】:西汉太原人。性廉洁,一介不取于人。尝远行于路,每饮水,辄投一钱井中。过姊家,姊设食,乃暗留金席下而去。
【生卒】:1724—1770【介绍】:“禧”或作“僖”。清福建侯官人,字敬儒,号念修。乾隆十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吏部郎中、四川道监察御史、湖南按察使,官终吏部左侍郎。以熟悉掌故,办事勤谨,为人所重
【生卒】:?——1298爱不花的儿子。性勇毅,习武事,尤好儒家著作,经常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阳、术数等。曾讨平宗王也不干的叛乱。成宗即位后,封为高唐王。大德元年(1297)于西北大败伯牙思。二年冬
【介绍】:元末明初人,《水浒传》之作者。生平不详,或称其为江苏兴化人,名子安,字彦端,又字肇端,耐庵为其号。曾于元末动乱中迁居浙江,乱平后又回归故里,拒绝张士诚之聘。著《江湖豪客传》,即后名之《水浒传
【介绍】:宋无锡人,字寿基。哲宗元符三年进士。授睦州青溪县簿,累迁左司员外郎。高宗建炎初,召为尚书郎。嗜学,尤长于《易》,尝著论以黜先儒之谬。晚年深明《春秋左氏》之学,据经传言当时朝政得失理乱。后以疾
字幼章,昶第五子。庄帝时出仕,东魏时,位散骑常侍、黄门郎、本州大中正。好谈玄理,有文才。常以门第自矜,而闺门不整,受时人鄙视。(,参见《北史》)【介绍】:北魏范阳涿人,字幼章。卢昶子。涉历群书,兼有文
【生卒】:?——1233性刚愎,好自用。贞祐四年(1216),击败夏人数万骑,解定西州围。兴定间,又多次击败夏人,以功遥授同知临洮府事兼兰州刺史。元光元年(1222),驰援凤翔,以功升签枢密院事。哀宗
【介绍】:名或作玢。五代时人。居于南唐。撰有《续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