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淡
【介绍】:
明广东顺德人,字中美。天顺元年进士。授滨州知州。以劝农为首务,又取《吕氏乡约》教民,修学校,延儒师。丁艰去,民怜其清苦,聚钱逾境馈之,不肯受。历汉阳知府,官至贵州布政司左参政,所至皆劝农重教,清廉自持。卒年七十五。
【介绍】:
宋婺州东阳人,字履常。宁宗嘉泰三年上舍及第。历武冈教授、浙漕干官,累迁国子丞、秘书郎。性恬静好学,居官多明识大体。有《通鉴手钞拙录》、《贤关漫录》、《武攸录》、《武林录》。
【介绍】:
明广东顺德人,字中美。天顺元年进士。授滨州知州。以劝农为首务,又取《吕氏乡约》教民,修学校,延儒师。丁艰去,民怜其清苦,聚钱逾境馈之,不肯受。历汉阳知府,官至贵州布政司左参政,所至皆劝农重教,清廉自持。卒年七十五。
【介绍】:
宋婺州东阳人,字履常。宁宗嘉泰三年上舍及第。历武冈教授、浙漕干官,累迁国子丞、秘书郎。性恬静好学,居官多明识大体。有《通鉴手钞拙录》、《贤关漫录》、《武攸录》、《武林录》。
名莫贺咄。统叶护可汗叔父,杀侄自立。国人不附另立统叶护之子咥力特勤为可汗,遂连兵不息,所属西域诸国皆叛。后兵败为人所杀。(194下/5182,参见《新唐书》215下/6057)
【生卒】:1069—1121【介绍】:宋福州闽县人,字後之,一字复之。哲宗元符三年进士。与陈瓘友善,瓘谪岭外,侁以书贺之,由此得罪。有志伊洛之学,乃从游酢受业,得其治气养心行己接物之要,故虽被谴,不改
【介绍】:元末明初浙江丽水人。祝公荣子。元末奉母避乱山中,母为兵所追,投崖下,昆跃下救之得免。洪武初举孝廉。授知县。未几陈情乞归养。
河中(治今山西永济)人。河东节度使王重荣子。初为行军司马,后被推为节度留后,与王瑶、王珙各连结强藩争夺节度使之位,唐昭宗时在李克用援助下才正授河中节度使。天复年间在朱温军事压力下归降,不久被杀。(,参
荐子。长庆中伙同宰相李逢吉排挤李绅,时人称为“鹰犬”。宝历时坐逢吉事贬汀州刺史。后官至尚书郎。(,参见《新唐书》)【介绍】:唐深州陆泽人,字孔昭。张子。宪宗元和中举进士,状元及第,后应宏辞科第一,又为
【介绍】:明扬州府人。自幼苦修全真之道。后得异人传,入四川彭县。蜀献王朱椿敬礼之。享年百二十一岁。
孙威之子,为监察御史,后袭顺天、安平、怀州、河南等路甲匠都总管。巧思如其父。至元十一年(1274)别制叠盾,其制,张则为盾,敛则合而易持。十五年,为保定路治中。恰逢饥荒,便开仓赈民。二十二年,升工部侍
【介绍】:宋洪州南昌人,字立之。举进士。调阳朔主簿。荐补桂州司法参军。累迁国子博士、知南安军,擢广南东路提点刑狱。为益州路转运使,时三司岁市上供绫锦、鹿胎万二千匹,乃奏称蜀民困惫,得蠲其数之半。除江淮
【生卒】:1385—1438【介绍】:明后藏堆朵雄人,本名克主杰·格雷贝桑。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黄教)首领。宗喀巴上首弟子,协助宗喀巴宣传格鲁派主张。藏族僧众称其与宗喀巴、贾曹杰为“杰亚赛松”(父子三尊
【介绍】:姓阿史那氏,名或作沙钵罗。唐时东突厥启民可汗之母弟。太宗贞观初,东突厥颉利可汗因连年用兵,下不堪苦,诸部多叛,而苏尼失所部独不携离,颉利乃立苏尼失为小可汗。及贞观四年,颉利为唐李靖所破,独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