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德部
辽代生女真诸部之一。又译鼻古德、鼻国德、故德、鼻骨、古和故。所在众说不一,约在今松花江注入黑龙江处的黑龙江以北地区。辽太宗天显三年(928),向辽纳贡。贡无定期,有从征义务。圣宗统和(983—1012)后,贡辽渐少。辽在其地设鼻骨德王府,任命其首领为王,管理其民。圣宗时,因户口蕃息,分置※伯斯鼻骨德部、※达马鼻骨德部。金太祖阿骨打二年(1114),归附完颜部,为金代女真的一部分。参见“生女真”。
辽代生女真诸部之一。又译鼻古德、鼻国德、故德、鼻骨、古和故。所在众说不一,约在今松花江注入黑龙江处的黑龙江以北地区。辽太宗天显三年(928),向辽纳贡。贡无定期,有从征义务。圣宗统和(983—1012)后,贡辽渐少。辽在其地设鼻骨德王府,任命其首领为王,管理其民。圣宗时,因户口蕃息,分置※伯斯鼻骨德部、※达马鼻骨德部。金太祖阿骨打二年(1114),归附完颜部,为金代女真的一部分。参见“生女真”。
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青石质地,正方形,边长74.5厘米。楷书志文30行,满行30字。碑述高昌左卫大将军张雄(583—633)与夫人麹氏生平事迹。
中国古族名。又称羯胡。是入塞匈奴十九种中羌渠种之后裔。一说源于小月氏,曾附属匈奴。魏晋时,分布于上党郡(今山西潞城附近各县),以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羯人石氏为最著。其人高鼻、深目、多须。分成
?—1752清代甘肃临洮藏族土司。※赵煜子。雍正五年(1727),父卒,次年,承袭临洮卫指挥使职,兼理土司事务。有子恒钿、恒锐。乾隆十七年(1752)病卒。
西域古国名。王治鞬都城(今新疆于田县克里雅河上游一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00余,口2000余,兵300。居民从事游牧。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属西域都护。东汉三国时为于阗
桥名。位于今北京市西南永定河上。辽代,卢沟河东西之民,每候河水浅时置小桥以渡。辽末金初,改造“浮桥”以通东西。大定二十八年(1188)五月,金世宗因卢沟河为使旅往来之津要,诏令建石桥,未行而卒。章宗继
部分彝族的自称。彝语音译。意为“尚黑、众多而强大的人群”。集中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地区的汉源、石棉;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泸定,泸州市的叙永、古蔺;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丽江地区的宁蒗、永胜、华坪
地名。即今西藏自治区所辖之行政区。唐为吐蕃地。元朝纳入中国版图,在行政上直隶元中央。“乃郡县土蕃地”,划分为三个行政区,其中之一为乌思(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以雅鲁藏布江流域为
蒙古语音译,意为“官人”。又译诺延。《元史语解》卷24:“诺延,官长之称”。是在阶级分化基础上从氏族部落中分离出来的游牧贵族。据《元朝秘史》,成吉思汗十二世祖时(约9世纪后半叶),蒙古已有此称。蒙古诸
即“乌纥堤”(334页)。
?—1161金朝王妃。辽阳渤海人。李氏。辽桂州观察使雏讹只之女。天辅(1117—1123)间,被选进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入完颜宗辅(睿宗)邸。七年(1123),生世宗。天会十三年(1135),宗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