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美人

阿美人

台湾高山族一支。人口十二万(1975年)。其祖先原散布于台湾东部峡谷、平原的南北两端,即秀姑峦溪口与恒春地域,后逐步向台东海岸区迁移,形成北、中、南三个聚居群,现分属花莲县的丰滨、玉里、富里、寿丰、光复、万荣、卓溪,台东县的台东、鹿野、池上、东河、长滨,屏东县的牡丹等乡镇。以社为聚落单位,有正、副首领和若干长老,负责管理村社公共事务。村社男性按年龄不同分为若干级别,通常有青年级、成年级和老年级,并有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如青年级成员必须接受各种有关教育和锻炼,社内重大事情,由成年级以上男性参加的社民大会讨论决定。因受汉族影响,19世纪中期以后便逐步推行犁耕和种植水稻,农耕主要由妇女承担,男子负责狩猎、捕鱼、建造房屋、制作家具、武器及参加战争。因妇女在家庭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一直实行母系制家庭,到20世纪初仍保留许多母系多世代大家庭,人口多者可达数十人,家长由女性尊者担任,入赘男子加入妻方社团。在北部的阿美人则已流行分财异居,女方一结婚即分家,故家庭人口较少,分家的家长一般由男子担任。过去男子喜用铅盘、贝壳和竹管作耳饰。

猜你喜欢

  • 红带子

    参见“宗室”(1524页)、“觉罗”(1752页)。

  • 天授礼法延祚

    西夏景宗李元昊年号,1038—1048年,凡11年。

  • 塔石纳特

    撒拉语音译,意为“打石头”,也称“打缸”。青海撒拉族农村及甘肃积石山等地撒拉族民间传统游戏和体育活动。始自清中叶,至今已有200余年。玩时,双方预备薄而圆滑的石头数块,再在4—5米远处立一方石或砖,作

  • 罗顿多吉旺秋

    宋代藏传佛教名僧。藏族。佛教后宏期首创人拉勤贡巴饶塞十弟子之一。11世纪后藏人。学法有成,于今后藏夏鲁寺地建坚公寺,以宏扬佛教。因初无寺僧,内只有空立木梯,故又称坚公齐东囊东寺。后以罗顿多吉旺秋出家为

  • 畏兀儿地

    古代维吾尔族分布地区。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在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封地内。畏兀儿即唐代回纥(回鹘),今维吾尔族。畏兀儿地指元初高昌回鹘国主亦都护统治的地区。《元史·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亦都护)传》:回

  • 驱口

    指在战争中被俘虏并被强迫为奴而供驱使的人。主要发生于蒙古灭金、灭宋及元朝镇压人民起义的战争过程中。窝阔台灭金时尤著。当时贵族,将校所掠占的俘奴,几居金统治区残存人口之半。占有者称“使长”,被占有者属于

  • 渤州

    渤海王国置。为上京龙泉府所统3州之一。领县仅知有一,曰贡珍。州治故址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郊南城子(或说在该省宁安县城北)。辽灭渤海后废(一说辽东京道之渤州,系天显三年辽迁其民于辽东地袭用原州名置;或说

  • 杆子祭

    见“祭索罗杆”(2089页)。

  • 雅郊巴·本钦柴阿

    明代西藏地方官员。藏族。15世纪人。7世纪吐蕃大臣、藏文创造者屯弥桑布扎后裔,杰哇西饶之子。先世多吉扎西被萨迦派帝师衮嘎洛追派往元朝皇帝御前侍奉,被授以都元帅职。他上半生从政,被帕木竹巴阐化王查巴琼内

  • 八旗水师营

    清代驻防旗营兵丁所组成的水军。分内江与外海水师营。(1)东北河营:乌喇(今吉林市)营约设于顺治、康熙之交,前此已设船厂于此;继后又于黑龙江城(今黑龙江省爱辉县南)、齐齐哈尔、墨尔根(今黑龙江省嫩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