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闽越

闽越

古代东南越人一支。秦汉时分布于今福建省境及浙南、赣东部分地区。其族源由来存有不同看法:越国南迁遗族;土著与外来结合;土著说,等等。很早已从事农业生产,擅长造船航海及习水战,有断发文身之俗。其首领无诸秦时被废为君长,其地划入闽中郡。秦末曾率闽越兵附楚项羽击秦,事后项羽废而不立,后又佐汉击楚,于汉高祖五年(前202),复立为闽越王,都东治(今福州市)。无诸死后,其子郢继位,势力颇盛,于建元年间(前140—前135)先后围东瓯、击南越,后因武帝出兵干预,郢被族人所杀,汉朝自闽越析出东越,封余善为东越王。元鼎六年(前111),余善又助南越反汉。武帝平叛后,鉴于“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决定徙其民,虚其地,诏军吏将其部分族人徙处江淮间,后渐与汉人融合。

猜你喜欢

  • 耶律义先

    1011—1052辽代将领。契丹族。仲父房之后,南府宰相耶律思忠子,为于越※耶律仁先之弟。史载其体貌端正,举止庄重,讲究礼节。尝戒其族人曰:“国中三父房,皆帝之昆弟,不孝不义尤不可为。”(《辽史》卷9

  • 排生达

    即“拜生达”(1663页)。

  • 美川王

    高句骊国第十五世王乙弗(《魏书》等称“乙弗利”)的谥号。亦称好王。乙弗于晋惠帝永康元年(300)继位,东晋成帝咸和六年(331)死后葬于美川之原,国人因葬地加此谥号。

  • 哥疾宁

    见“伽色尼”(1098页)。

  • 苗防备览

    书名。清代湖南溆浦人严如熤(1759—1826)撰。22卷。作者曾任湖南巡抚姜晟幕客,就其在任时所收资料及档册,详细记叙湖南凤凰、永绥、乾州3厅,永顺、保靖、泸溪、麻阳、沅州及辰州等县和贵州铜仁、松桃

  • 宣城卫

    见“玄城卫”(623页)。

  • 大本曲

    白族民间曲艺。约产生于明代。是在白族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演时由一人说唱,一人以三弦伴奏,音乐随唱词变化。曲调有三腔九板十八调。演唱者加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能够表现出复杂的思想感情和人物的活动,已

  • 清实录

    书名。清编年体史书。原名《大清历朝实录》。官修。清制每朝皇帝死后设实录馆,纂修该朝实录,事毕撤销。修成的实录缮写五份,每份有汉、满、蒙3种文体,按装帧分大红绫、小红绫、小黄绫本,分藏皇史宬、沈阳故宫、

  • 拓拔绍

    394—409北魏宗室。字受洛拔。鲜卑拓跋氏。道武帝※拓跋珪次子,母贺夫人。天兴六年(403),封清河王。史称其为人“凶狠险悖,不遵教训”,劫剥行人,砍射犬豕,以为戏乐。曾被父倒悬于井中,垂死乃出。与

  • 渤海记

    即“渤海国记”①(22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