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宁十六家土司

西宁十六家土司

明清时期驻居于西宁地区诸土司统称。即:西祁土司,原西宁卫指挥使祁贡哥星吉裔,土族(一说蒙古族),世居西宁县南90里寄彦才沟高墙堡等地,辖土民800余户;东祁土司,西宁卫指挥同知朵儿只失结裔,蒙古族,世居民和县上川口胜番沟,辖土民1000余户;东李土司,西宁卫指挥同知李南哥裔,土族(一说党项),世居民和上川口,辖土民4000余户;西李土司,西宁卫都指挥同知李文裔,土族(一说党项),世居西宁县东30里乞塔城西伯府,辖土民963户;汪土司,西宁卫指挥佥事南木哥裔,土族,世居西宁海子沟,辖土民700余户,藏民18户;吉土司,西宁卫指挥佥事吉保裔,土族(一说藏族),世居西宁县西60里癿迭沟吉家庄,清末辖众100余户;纳土司,西宁卫指挥佥事沙密(蜜)裔,土族,世居西宁城南7里纳家庄,清末辖土民200余户;赵土司,西宁卫指挥同知赵朵尔只木裔,藏族,世居乐都县北40里赵家湾,清末辖土民300余户;阿土司,西宁卫指挥同知失剌裔,蒙古族,世居碾伯县(今青海乐都县)东50里白崖子,清末辖土民300余户;冶土司,西宁卫指挥佥事薛都尔丁裔,维吾尔族,世居碾伯县南120里米剌沟,清末辖土民100余户;甘土司,西宁卫指挥佥事帖木录裔,土族,世居碾伯县境之关都川(今民和甘家庄),辖土民300余户;朱土司,西宁卫世袭指挥佥事癿铁木裔,土族,世居碾伯县东南朱家堡,辖土民100余户;辛土司,碾伯县世袭百户朵力癿裔,土族,世居碾伯县东380里王家堡泉儿庄,清末辖土民100余户;陈土司,西宁卫指挥使陈义裔,汉族,世居西宁县北50里陈家台,清末辖众600余户;喇土司,碾伯县指挥佥事哈喇反裔,土族,世居碾伯县东南280里哈喇庄、上喇庄,清末辖土民100余户;李土司、碾伯县世袭百户李化鳌裔,土族,世居民和松树庄,辖土民100余户。

猜你喜欢

  • 天显

    辽太祖大圣大明天皇帝耶律阿保机年号。元年七月阿保机死,皇后摄政,次年十一月辽太宗耶律德光即位,皆沿用不改。926—938年,凡13年。

  • 失里伯

    ?—1281元朝将领。又译昔里伯。蒙古克烈氏。莫刺合子。历任枢密院断事官、河南行省断事官。世祖至元七年(1270),引水军4万会攻襄阳。八年,从都元帅阿术败宋将范文虎援军于鹳子滩。进围樊城,先登。从战

  • 白扎尔的族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互助县境内,又称北扎尔的族、卜扎尔的族或小扎尔的族。自称抓什德。明朝时,和巴沙、昝咂等族活动于互助地区,居牧红崖沟脑,有城堡及庐室。万历(1573—1620)年间,同当地土族、藏族

  • 西夏须知

    书名。1卷。宋刘温润撰,已佚。本书为内殿承制,鄜延都监刘温润守延州时编录西夏境内杂事,凡15条目。清代已非全帙。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尤袤《遂初堂书目》、郑樵《通志·艺文略》、

  • 火剌温

    见“忽剌温”(1488页)。

  • 杨光信

    渤海王国官员。康王大嵩璘差其为进奉端午使,于唐元和二年(807)朝唐。因未经唐允放,自还,至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吴村]东北黄河南岸),为吏所捕,被押回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市)。

  • 应历刻石

    辽代契丹大字石刻。亦称“应历碑”,实为墓志。出土情况不明,石亦不知下落,今仅见拓本,此拓为海内孤本,弥足珍贵。刻契丹大字16行,约392字。尚不可解。据考,有“应历十六年”年款,故名。

  • 威武慎

    见“委兀慎”(1454页)。

  • 群婚

    原始社会初期一群女子与一群男子互为夫妻的集团婚形式。亦称伙婚、多偶婚、集团婚、普那路亚婚等。存在于旧石器时代。最初阶段为血缘群婚,即任何男女可在同辈直系和旁系兄弟姐妹,以及年龄相近的异辈人中结为配偶,

  • 李献诚

    黑水靺鞨最大部落首领、黑水州都督府首任都督。原姓名佚(一说即倪属利稽)。靺鞨黑水部经过发展和兼并近旁小部,至唐代,下又分16部,并改称黑水靺鞨。唐开元十年(722),勃利部首领倪属利稽朝唐,唐以其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