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蓝玉

蓝玉

?—1939

明初将领。安徽定远人。回族。明大将常遇春妻弟。初隶常遇春帐下,以作战勇敢,累立战功,擢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四年(1371),从傅友德、汤和伐蜀,克绵州(今绵阳),夏主明升(明玉珍之子)降。五年,随徐达攻北元将扩廓帖木儿,大败其兵於土剌河(今蒙古国土拉河)。越两年,再领兵北征,拔兴和路(治今张北),擒北元国公帖里宠赤等59人。十一年(1378)秋,同沐英兵出甘肃,征“西番”。师还,封永昌侯,予世券。十四年(1381),拜左副将军,随傅友德率师30万征云南。次年克大理,以功加禄500石,女被册封为蜀王妃。二十年(1387),复从冯胜击元军纳哈出,破庆州(治今辽宁巴林右旗之白塔子)、抵金山,降纳哈出。寻冯胜受告违法被夺职,受命为总兵官,拜大将军,移屯蓟州(今河北蓟县)。以北元主脱古思帖木儿扰边塞,奉命率师15万往征,元主遁去,俘其次子地保奴及官民7万余众。继破哈剌章营,晋凉国公。后数年,奉命平定贵州施南、忠建2宣抚司及都匀安抚司散毛诸洞。二十四年(1391),统甘肃兰州、庄浪等7卫兵,略西番罕东之地,平四川建昌指挥使月鲁帖木儿。晚年,自持有功,恣行不法,多蓄庄奴,假子数千强占民田,渔肉百姓。二十六年(1393),以谋反罪,为朱元璋所杀,坐死者1. 5万人,史称“蓝狱”。

猜你喜欢

  • 山丹州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甘肃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在今甘肃山丹县。唐为删丹县,宋初为西夏所有。元初为阿只吉大王分地。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升为山丹州,直隶行省。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山丹卫。清雍

  • 乃东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象鼻山尖”。元、明时称乃乌东孜。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雅鲁藏布江南岸,属山南地区。原西藏地方政府设乃东宗,1960年改为乃东县。为西藏历史上要地之一。唐文成公主入吐蕃后,夏季居此避

  • 博东齐

    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绰罗斯氏。清扎萨克亲王伯什阿噶什养子。初游牧于沙喇伯勒(位于伊塞克湖北)境。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达瓦齐,奉父命率宰桑诺斯海等内迁,以哈萨克掠牧事疏报清廷。后随伯什阿

  • 加特奴

    ?—135汉西域车师后部王。※涿鞮弟农奇子。顺帝永建元年(126),因随汉长史班勇击匈奴呼衍王有功,被立为王。阳嘉三年(134)夏,偕后部司马等率1500人掩击北匈奴于阊吾陆谷(今新疆博格多山),坏其

  • 茏城

    即“龙城”(494页)。

  • 师位

    西夏官位。为皇帝之师。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在诸王位之下,中书、枢密位之上。有国师、德师,皆与上等司等位。西夏《天盛律令》载,国师之上还有上师。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布特哈

    ①清代对黑龙江和吉林将军治下索伦(今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锡伯、赫哲等渔猎民族的总称。满语,汉意“虞猎”或“打牲”,引申为“打牲部落。”因其皆以狩猎捕捞为业,故称。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中下游及大小

  • 河蛮

    古族名。亦称西洱河蛮。属白蛮。“松外诸蛮”之一部。唐初即分布于今云南洱海地区,与当地六诏乌蛮并存。系不断迁入的汉族与当地白蛮等融合而成,故“自云其先本汉人”,语言、生产及习俗等亦与汉族有许多相似之处。

  • 后城

    见“车师后城长国”(281页)。

  • 天祝

    地名。即今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武威西南,东接甘肃景泰县,南连永登县,西邻青海门源、互助县,东、北部界甘肃古浪、武威。为藏族聚居。明末清初实行千百户制,雍正年间废。乾隆时形成36族,以寺院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