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黄金史

蒙古黄金史

书名。蒙古编年史。原名《概述古代诸汗所建政道之著作黄金史》,音译作《阿勒坦·托卜赤》,通称《蒙古黄金史》,为别于无名氏的《蒙古黄金史纲》,俗称《大黄金史》。蒙古族喇嘛学者※罗卜藏丹津以蒙文写成,故又称《罗·黄金史》。约成书于17世纪末或18世纪初。作者吸收了《蒙古秘史》和无名氏《蒙古黄金史纲》的内容,并引用了今已失传的许多古老史料,较详细而系统地记述了蒙古族的起源至明末清初蒙古族的历史。书中以印度、西藏诸王世系开卷,附会蒙古族历史,宣扬佛教观点。其前半部从※孛儿帖赤那至※窝阔台汗时期的历史,不仅引用了《蒙古秘史》,也补充了该书,成为研究蒙古族早期历史和《秘史》的珍贵资料。后半部中自※妥欢贴睦尔至※林丹汗的历史,是研究明代蒙古的第一手史料。该书是蒙文史学名著中最细致的范本之一,与《蒙古秘史》、《蒙古源流》同被誉为蒙古三大历史著作,对研究蒙古语言和文学也有很高的价值。流传至今的是一部抄本,1926年从移居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察哈尔部旧贵族、永谢布台吉达里家中发现。全书不分卷,共246页,每面18行,用竹笔抄写。1936年在乌兰巴托分上下册出版,称库伦版。1941年,苏联学者郭增将部分转写为拉丁文发表。1952年美国哈佛燕京学社将库伦版影印出版,书名《蒙古古文典之一,阿拉坦·托卜赤》。1957年,乌兰巴托出版斯拉夫蒙文转写本。1973年,莫斯科出版沙斯金那的俄文译注本。1978年,美籍蒙古族学者札奇斯钦在台北出版汉文《蒙古黄金史译注》。1983年,内蒙古族学者乔吉在呼和浩特出版蒙文《黄金史注释》。此外,国内外还发表了大量研究论著和注释。

猜你喜欢

  • 罗桑旺秀

    清代青海夏琼寺高僧。藏族。出生于上多哇噶哇仓。曾于夏琼寺和色拉寺结扎仓求学,获色拉寺林赛格西学位,并进入下密院。担任过数处寺院之上师。返乡后,任夏琼寺之雄来巴和翁则喇嘛等职,后任密宗学院法台,授时轮金

  • 札萨克图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1676),以署护军校随征南大将军赖塔征吴世瑶。由广西进至云南,破敌将军何继祖等于石门坎、黄草坝,直至云南城下,会同三路兵破敌,又于乌木山败巴养元军,云南平定。二十

  • 内齐托音呼图克图一世

    (1557或1587—1653)明末清初卫拉特蒙古高僧。原名阿毕达。土尔扈特部台吉墨尔根特木纳之子。16世纪80年代前后出家为僧,赴西藏扎什伦布寺学佛,师事班禅,授法号内齐托音。后受班禅派遣到东蒙古传

  • 阿朱

    见“阿城”(1194页)。

  • 三温台吉

    见“真相台吉”(1819页)。

  • 亦鲁

    见“哈烈”(1630页)。

  • 白哈罗教堂案

    20世纪初云南贡山怒、藏、傈僳等各族人民反对法国天主教入侵的斗争事件。19世纪末,法籍天主教司铎任安寿率领数神甫在贡山县北部白哈罗等地修建教堂,除诱骗当地群众信教外,还挑拨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制造民族分

  • 北狄乐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音乐。皆马上乐。以鼓吹乐器角、笳、笛、觱篥等为主,乐曲、歌辞最初也是主要反映游牧民族的生活。鼓吹本军旅之音,骑在马上奏之。渊源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之音乐,传入内地后,在汉代发展成鼓吹乐

  • 巴尔虎

    蒙古部名。亦作巴尔呼。居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有谓源出《蒙古秘史》所记居于巴尔忽真河流域之巴儿忽部。清代有陈巴尔虎和新巴尔虎之分。阵巴尔虎原有十五佐,康熙(1662——1722)中,附牧察哈尔,后迁隶布特

  • 张乐进求

    相传为唐初戎州都督府匡州白崖(今云南弥渡县红崖)建宁国国王。一作张乐尽求。白族先民。传说为汉武帝时白子国国王※仁果三十(一作三十三)代孙。仁果传十五世至※龙佑那,被三国蜀相诸葛亮封为长,赐姓张,改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