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靴

蒙古靴

蒙古族传统靴子。古代蒙古族以游牧、狩猎为生、长期生活于草原、沙漠之中,加之战事频繁,需要不断转移牧地,追捕野兽,行军作战。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制了蒙古族特有的靴子。《蒙古秘史》载,成吉思汗早期就穿“鹿蹄皮靴”。在《马可波罗行纪》中亦记载了精巧、漂亮的蒙古靴。它不同于一般的马靴,头尖而上翘,与蒙古式马镫、马鞍及骑马姿势相适应。靴体宽大,可在靴内套裹腿毡、棉袜、毡袜、裹脚布等。裹腿毡露出靴筒外两寸许,便于穿脱。靴面的不同部位以贴花、缝缀、刺绣等工艺装饰各种花纹、图案,形成蒙古族特有的风格,穿着舒适,美观大方,防寒性能强。骑乘时护腿、护踝、上下马方便,不易挂镫。徒步时能踏沙、踏雪、防水、拨草,增加行走速度,又可防虫、防露,减少腿病。依其质地分为皮靴(古称※不里阿耳靴)和布靴(即※马海靴)两种。经不断改进,均流传至今。

猜你喜欢

  • 四一二政变

    1933年在新疆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发生的推翻军阀金树仁统治的政治事变。1928年,杨增新被杀后,金树仁继任为新疆省政府主席。金的各项政策俱师法杨增新,但比杨更腐败和残暴,各族人民纷纷奋起反抗。为推

  • 梅知

    见“梅只”(1979页)。

  • 纳葛里

    辽、金时地名。女真语,“居室”之意。女真族本迁徙无常,至金献祖完颜绥可时乃徙居海古水(今黑龙江省阿城县东北海沟河),耕垦树艺,始筑室,有楝宇之制,人呼其地为纲葛里。随着定居和居室的出现,反映客观存在的

  • 柳墙

    见“柳条边”(1576页)。

  • 和悰顺

    纳西族葬俗改良先行者。字乐天。云南丽江束河人。生于康熙年间(1662—1722),幼赴鹤庆府读书。知诗书,明大义,有才干。雍正元年(1723),与白沙阿知立倡议丽江改设流官知府。乾隆元年(1736),

  • 斡脱钱

    见“斡脱”(2424页)。

  • 领催

    参见“拨什库”(1377页)。

  • 芮芮国师

    见“柔然国师”(1781页)。

  • 裕苟部

    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以鲜卑大人裕苟领部而得名。东晋太元十二年(387),与密贵、提伦二部于六泉(在襄武县东北,今甘肃陇西东北,一说在高平,今宁夏固原)被西秦苑川王乞伏国仁率3万骑袭击。寻高平鲜卑

  • 马自成

    1886—1935近代中国伊斯兰教经师、天文历算家。字诚。河南洛阳人。回族。幼孤,家贫,科考未成,转经商。后入学读经。历从陕西、河南各大“阿林”(学者)研习教典,造诣甚深。宣统二年(1910)主持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