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茂北事变

茂北事变

羌族人民反抗国民党地方当局的武装起义。1942年5月,四川省茂县北部羌族人民不堪官府的压迫剥削,揭竿而起。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到千余人,歼灭国民党保安军一个连,后顺岷江南下,直抵四川省第十六行政专署驻地茂县,在县城张贴的标语口号。后起义遭到国民党政府的镇压而失败。

猜你喜欢

  • 北羌

    十六国时期陕西关中渭北地区羌人的总称。分布地区西起陕西旬邑马兰(栏)山,东至大荔、合阳、李润堡、杏城为主要居地。首领称王。有北羌王盆句除、北羌四角王薄句大等,曾掀起反抗前、后赵的斗争。

  • 汪笑侬

    1853—1918清末剧作家和表演家。原名德克俊,号仰天。举人。累官知县,旋被参革。光绪时,有感于戊戌变法失败和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编剧《哭祖庙》,抒发爱国热情。另改编和创作多种京剧剧目。

  • 天长公

    解放前广东连南八排瑶族地区村寨(即排)最高头人称谓。由村民通过民主推选一位德高望重并有生产和斗争经验的老人担当,不论贫富,任期只限一年,不得连任(实际是由村寨内各房姓老人轮流充当)。其职责是根据习惯法

  • 卓克基土司

    清代藏族土司。在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马尔康县境内。为嘉绒藏区较大土司之一,原辖督部、茶铺、四大坝三农业区、一牧业区。其始祖良尔吉,原为杂谷土司之土舍,乾隆十三年(1748),从征金川有功,被封为长官司

  • 大都留守司

    元代地方官署名。秩正二品。隶中书省。设治所于大兴(今北京)。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置,兼本路都总管府。二十一年,别置大都路都总管治民事。掌守卫宫阙都城,调度本路供亿,兼理营缮内府诸邸、都宫原庙、尚

  • 勃特山

    见“巴达哈伤”(414页)。

  • 探马赤

    ?—1282元初将领。秃立不带氏。初随诸王没赤征蜀,后从塔海绀卜、火鲁赤诸帅。宪宗八年(1258),随纽璘攻涪州(今四州涪陵县),以兵2000败南宋水军于马湖江。于横江、嘉定、宣化造浮桥,以达成都。以

  • 本义必用经

    蒙文史籍。音译《楚哈勒·赫热格勒格奇》。呼和浩特喇嘛学者锡埒图·固什·却日吉著。约成书于1587—1620年间。内容可分为四部分:(1)佛陀生平及其学说,佛教学说史,佛教各支各派及其共同点。(2)宇宙

  • 回鹘式蒙古文

    用回鹘字母拼写早期蒙古语形成的文字。回鹘字母来源于粟特字母。成吉思汗于1206年统一蒙古诸部后,率先在蒙古贵族中传授回鹘字母用以拼写蒙古语的是回鹘人塔塔统阿。蒙古帝国建立后,开始用回鹘式蒙古文记录法令

  • 丹必扎拉参

    见“丹必占灿”(3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