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韩留
辽中期文学家。字速宁。契丹族。皇族仲父房之后。史载其举止庄重,笃行义,有明识。工诗,著有《述怀诗》等,今不传。圣宗朝入仕,统和年间,召摄御院通进。开泰三年(1014),稍迁乌古敌烈部都监,旋知详稳事。继参与平敌烈部叛,加千牛卫大将军。后任谛居、迭烈德部节度使。入兴宗朝,重熙元年(1032),累迁同知上京留守,改奚六部秃里太尉。因处事不随和,为枢密使萧解里谗言,暂未得升迁。四年(1035),召为北面林牙。兴宗嘉其诗,方将大用,卒。
辽中期文学家。字速宁。契丹族。皇族仲父房之后。史载其举止庄重,笃行义,有明识。工诗,著有《述怀诗》等,今不传。圣宗朝入仕,统和年间,召摄御院通进。开泰三年(1014),稍迁乌古敌烈部都监,旋知详稳事。继参与平敌烈部叛,加千牛卫大将军。后任谛居、迭烈德部节度使。入兴宗朝,重熙元年(1032),累迁同知上京留守,改奚六部秃里太尉。因处事不随和,为枢密使萧解里谗言,暂未得升迁。四年(1035),召为北面林牙。兴宗嘉其诗,方将大用,卒。
哈萨克族习俗。又译迟勒迭哈那。意为“诞生礼”。哈萨克人认为生小孩不仅是一家一户的喜事,也是整个阿吾勒(又译阿乌尔)的喜事,故在孩子诞生的当天晚上(一说二三天内)便要举行庆贺礼,左邻右舍妇女纷纷携带“葵
见“敕勒”(1983页)。
1853—1918清末剧作家和表演家。原名德克俊,号仰天。举人。累官知县,旋被参革。光绪时,有感于戊戌变法失败和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编剧《哭祖庙》,抒发爱国热情。另改编和创作多种京剧剧目。
渤海国王子。渤海第三世王※大钦茂之子,先于其父死(钦茂死于公元793年),未承嗣王位。其子※大华屿为渤海国第五世王。
阿拉伯语sultan的音译。又译算端、素丹、锁鲁檀、苏勒檀等,今多译苏丹。原意为“力量”、“权柄”,后引伸为“统治者”、“君主”。伊斯兰教国家统治者的称号。10世纪伽色尼王朝创建者马赫穆德始用此称号,
即“榜什”(2420页)。
见“卜赤”(18页)。
入吐蕃传教的印度密咒高僧。又作莲花生。梵语名“贝玛桑菩哇”,藏语称“贝玛琼内”,意译“莲花生”。因曾以规范师(阿阇黎)身份为吐蕃剃度僧人,故又称“规范师莲花生”。乌仗那(在今巴基斯坦境)人。由寂护推荐
即清代六部等衙门所设的“员外郎”。参见“一齐下喇哈番”(1页)。
见“贵州宣慰司”(16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