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卢碗群牧所
见“诸抹”(1951页)。
见“诸抹”(1951页)。
见“满五大”(2389页)。
匈奴贺兰部首领、北魏大臣。代郡人。原姓贺兰或贺赖氏。道武帝拓跋珪之舅,献明后之兄。祖贺纥、父贺野干分别尚拓跋郁律、什翼犍女,世联姻戚。代建国三十九年(376),前秦灭代,珪与母献明后先投奔贺兰部依之,
见“祝孔革”(1769页)。
佛教最高职称。即皇帝之师。汉成帝曾尊张禹为帝师。吐蕃王朝赞普(王)曾尊本教师、佛教高僧为师。西夏仁宗曾封高僧为帝师,位在国师(秩一品)、诸王之上。当时有吐蕃高僧热巴,曾在内地受封过帝师。元世祖中统元年
见“达利水”(727页)。
?—1274宋末元初云南各族起义领袖。亦作舍里威、舍利威或舍利。白族僧人。生于大理。宋理宗宝祐元年至五年(1253—1257),蒙古军在忽必烈和兀良合台率领下,深入云南,灭大理国,征服彝、白等各族各部
见“车夷落”(278页)。
即“拾寅”(1621页)。
元代吐蕃地区事件。一称止贡寺之乱。“必里公”一作“速儿军”,元代对藏语“止贡”的汉译。自藏传佛教帕竹噶举教派高僧仁钦贝(1143—1217)于藏历土猪年(南宋淳熙六年,1179)在必里公地区(今西藏拉
见“从太山”(3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