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羊契

羊契

新疆塔吉克语,意为“依附(或)伺候官员的人”。似为维吾尔语“燕齐”音转。地位同于奴隶。始于19世纪末买买提·克里木继为色勒库尔(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阿奇木伯克之时,他利用充当通判厅属吏之机,强迫小同村全体村民依附,无偿供其役使。主要负责修渠、开荒、耕地、播种、盖宅院、收割打场、运输粮食及打柴等。鳏寡孤独亦不能免。不能亲自服役者,须雇人代替,一次班(10天)须付山羊1只、粮食16斤。若由儿童顶差,须长年在主人家劳动。为伯克田庄干活,须自带农具、耕畜、甚至肥料。只有干完伯克家的活后才能到自己地里劳动。每年春天,当第一次往伯克庄园劳动时,须先送大绵羊1只,否则罚劳役6至7个月。秋天牲畜肥壮时,须给伯克送“烤肉”羊。每逢婚丧寿庆,也须送礼。伯克莅临巡察,每家须送“程仪”,或牛羊酥油,或一、二亩地,或二至三棵杏树。最少要一条毛毯。此外,每年还须纳“曲卡阿尔邦”(户税,一枚银元),或折交一只4岁大绵羊。因受沉重压迫剥削,衣食无着落,生活极悲惨。1925年,因全村村民一致奋起反抗,向蒲犁县政府控告,被废除。

猜你喜欢

  • 必力克图汗

    见“爱猷识理达腊”(1899页)。

  • 实尔固辰卫

    见“失尔兀赤卫”(591页)。

  • 敌拉

    见“敌烈部”(1882页)。

  • 塔布卡

    参见“拉布塔哈”(1371页)。

  • 高丽故地

    古高句骊族所居之地。高句骊初居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吉林省浑江和集安县为中心的鸭绿江以西地,后区域逐渐扩大,至东晋末,已有东临日本海,西达辽河,南至朝鲜半岛汉江以北,北到图们江以北及第二松花江地。北齐

  • 保八

    元朝官员、文士。又译宝巴。字公孟,号普庵。蒙古人(一说色目人)。居洛阳。少好学,精易理。著有《易原奥义》1卷、《周易原旨》6卷、《周易尚占》2卷,爱育黎拔力八达(仁宗)为东宫太子时,任大中大夫,曾以此

  • 清水氐

    氐族的一支。出自汉武都郡白马氐。原居于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东汉建安(196—220)年间,部落豪帅杨腾(一说杨驹)率众徙于今甘肃西和县至文县一带。两晋南北朝时期,杨氏先后以仇池、葭芦、武兴、

  • 拉珈语

    自称“拉珈”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的部分山村,使用人口约有9000人。拉珈语内部比较一致,可以不划分方言、土语,其语言特点,语音:声母分单

  • 恰卡

    独龙语音译,即小铁锄。解放前夕云南独龙族还普遍使用的一种原始生产工具。它是直接在原始木锄(独龙语称“戈拉”)的尖部镶上一小块铁片而成,铁片长约9—12公分,最宽处约3公分,多用废旧砍刀、铁锅片加工制成

  • 一架地

    解放前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对耕地的一种习惯计算单位。即一架牛(两牛共拉一犁)耕作一天的土地面积。因牛的强弱和耕地土壤的软硬差异,故不同地区一架地的面积并不相同,有的地区为一市亩多,有的则二市亩多,反映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