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面蛮
古族名。唐宋时期分布在南诏所辖永昌(今云南保山、德宏州及临沧一带)、开南(今云南景东以南一带)二节度地区。《蛮书》称:“初生后出月,以针刺面上,以青黛涂之,如绣状”。即文身之俗。该书将绣面蛮与绣脚蛮相连叙述,故有的学者认为是傣族先民,但傣族无初生后出月刺面之俗。族属待考。
古族名。唐宋时期分布在南诏所辖永昌(今云南保山、德宏州及临沧一带)、开南(今云南景东以南一带)二节度地区。《蛮书》称:“初生后出月,以针刺面上,以青黛涂之,如绣状”。即文身之俗。该书将绣面蛮与绣脚蛮相连叙述,故有的学者认为是傣族先民,但傣族无初生后出月刺面之俗。族属待考。
官名。又作领护羌校尉。西汉元鼎六年(前111),汉朝镇压河湟地区先零、封养、牢姐等羌的起义后设立。东汉初,司徒掾班彪谏言:旧制“凉州部置护羌校尉,皆持节领护,理其怨结,岁时循行,问所疾苦,又数遣使译通
蒙古旧部名。又作磨可里、灭乞里、麦克零、野乜克力等。一说为畏兀儿近族,或认为是突厥后裔。历唐、宋、元诸代,均居于天山一带。明中期,其首领之一癿加思兰率部众三、四百人驻牧于吐鲁番地面。天顺(1457—1
见“骨咄”(1660页)。
1276—1328元朝第六代皇帝。又译也孙铁木而、也孙帖木儿。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曾孙,晋王※甘麻刺长子。成宗大德六年(1302),袭父晋王位,镇守北边。仁宗皇庆元年(1312),受南康路65
书名。有关清代西藏史书。乾隆朝官修。纂成未刊,有手抄本,共26卷。方略体裁。记述乾隆五十三年(1788)七月至五十四年十一月廓尔喀侵入西藏之经过。内容系依当时驻藏官员奏疏及清帝谕旨,按日汇编,详记始末
明代蒙古右翼兀慎(乌审)部领主。一作兀慎打儿汉台吉,简称打儿汗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玄孙,※兀慎阿害兔子。游牧于大同守口堡塞外。所率兀慎部为俺答汗六大营之一,为俺答汗得力臂膀,闻名塞上。隆庆五年(
?—580北周宗室、大臣。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字乾信。周武帝※宇文邕子。初封秦国公。建德三年(574)进爵为王。大象二年(580),为上柱国、大冢宰、大右弼。寻与子俱为权臣隋国公杨坚所害。
参见“雪山党项”(2036页)。
见“辖戛斯”(2445页)。
新疆北部诸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和民族压迫的武装斗争和民族民主革命。为盛世才和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和剥削所致。1944年3月,国民党政府向伊犁、塔城、阿尔泰三区维吾尔、哈萨克等族牧民强征军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