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米拉日巴

米拉日巴

1040—1123

宋代西藏佛学家、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藏族。本名“堆巴噶”,意译“闻喜”,又称米拉协贝多吉。生于西藏西部芒域贡塘地区娘昂杂,属觉色族。先祖为宁玛派信徒,父米拉慧幢以经商为业。7岁丧父,家产被伯父霸占。相传为复仇,学降雹法及黑咒术,咒杀伯父,以降雹法毁全村稼禾。后悔罪,为解脱罪恶,改信佛教。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赴藏荣那耳他,从师荣敦拉噶学“大圆满正法”,后赴洛扎向※玛尔巴上师求法,助玛尔巴建塞噶古托寺,苦学7年,学得玛尔巴全部教法。元丰七年(1084),返乡,隐居济咙、聂拉木一带深山洞穴,食野草,著白布衣,坐静苦修九年。形成噶举派中修行派。后下山说教收徒,云游各地传教。曾至冈底斯山与本教首领“斗法”,取胜,使佛教势力在当地逐渐扩大。多以道歌形式教授弟子,提倡坐静、苦修,影响甚广。受教弟子甚众,最著者有热穹哇和塔波拉结。后一直在拉奇、曲巴等地弘扬佛法。徽宗宣和五年(1123),被毒害而死。著有《道歌集》传世。

猜你喜欢

  • 威武西宁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大德八年(1304),察合台后裔出伯始受封。阿哈伯及子亦里黑赤袭封。

  • 班珠尔多尔济

    ?—1736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班第达额尔德尼纳木扎勒子。康熙三十年(1691),至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会盟,授一等台吉。旋父卒,袭

  • 忽亦勒答儿

    见“畏答儿”(1656页)。

  • 巴尔鲁克鄂拉

    准噶尔山名。意谓树木丛密。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裕民县东南。原为土尔扈特部驻牧地。明崇祯(1628—1644)初年,土尔扈特部西迁后,为辉特部所据。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后,归入

  • 布老

    ①布依语音译。又称“寨老”。布依族旧时村寨头人。流行于贵州部分地区。在自然村寨中,共同推举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来担任。职责为:维护和行使乡规民约,调解民事纠纷,与邻寨共同商讨某些御外事件等。 ②参见“都

  • 李化鳌

    土族东府土司。西宁卫指挥使※李南哥后裔,※李光先次子。青海西宁人。明世袭西宁卫指挥同知。清顺治二年(1645),归附清朝,十二年(1655),授百户。曾辖有“土舍”、“土民”百余户,男女500余人。附

  • 肃慎县

    渤海王国置。因其地有古肃慎城故名。为上京龙泉府龙州属县,故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西南、镜泊湖北湖头。辽灭渤海后废,将其民大部分迁至今吉林省农安县境,与长平、富利、佐慕等县民合置一县,称黄龙县。

  • 库陇癸鄂拉

    即“库陇奎鄂拉”(1113页)。

  • 来流河

    河名。亦名“涞流河”、“涞流水”。即今拉林河,松花江支流之一。辽天庆四年(1114),阿骨打起兵反辽,进军辽宁江州(治今吉林扶余县东石头城子),会诸路兵于此水旁,得2500人。在此申告天地,数辽之罪。

  • 狗加

    夫余国的官号。详见“加”(6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