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盛京通志

盛京通志

书名。清康熙至咸丰年间,该书屡经重修,版本甚多:①康熙二十三年(1684)奉天府尹董秉忠(今辽宁辽阳人)等奉敕撰,32卷,图9幅,刻本6册;另有康熙五十年(1711)廖腾煃等的续修本,仅增“杂志”一目。 ②雍正十二年(1734)奉天府尹吕耀曾(河南新安人)等修,33卷(较前书增“典谟”1卷),图11幅,钞本10册。对山川、城池、道里皆有订正。 ③乾隆元年(1736)宋筠、王河(浙江绍兴人)等增修,48卷,图14幅,钞本20册。补康熙、雍正朝史事。 ④乾隆十二年(1747)汪由敦等奉敕修,32卷,刻本12册。 ⑤阿桂(满洲正白旗人)等奉敕重修,乾隆四十三年(1778)成书,130卷,图35幅,名为《钦定盛京通志》,刻本64册。⑥因原志版刊字迹脱落弥多,咸丰二年(1852)雷以諴(湖北咸宁人)等补修,48卷,刻本8册。通行为阿桂等奉敕纂本,有武英殿刊本,民国六年铅印本。该本取材广泛,内容甚丰,是一部比较完备的地方总志。内容包括:圣制、纶音、天章、京城、坛庙、宫、山陵、星土、建置沿革表考、疆域形胜、山川(附古山川考)至三十二城池、关邮、津梁(附船舰)、户口、田赋(附旗田官庄税课)、职官、学校、官署、选举、兵防、名官、历朝人物、国朝人物、忠节、孝义、文学、隐逸、流寓、方伎、仙释、烈女、祠祀、古迹(附陵墓)、风俗、物产、杂志、历朝文艺、国朝文艺。本书无论体例和内容,较其它各本都有突破,是研究东北史地系统之书,也是满族史研究者经常征引之历史文献。

猜你喜欢

  • 答里麻

    1279—?元朝大臣。畏死儿人。益都路达鲁花赤※撒吉思之孙。20岁左右入宿卫。大德十一年(1307),任御药院达鲁花赤,迁回回药物院,佥湖北、山南两道廉访司事,拜监察御史。与亦怜真等劾丞相帖木迭儿专权

  • 萧孝友

    991—1063辽后族。字挞不衍,小字陈留。契丹族。为辽圣宗钦爱皇后弟,兴宗仁懿皇后叔。圣宗时,以戚属入仕。开泰初年,为小将军。太平元年(1021),加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太保。赐名孝友。兴宗时,重熙元

  • 郎慈苗

    苗族之一支。居住在贵州威宁一带。有产翁坐褥习俗。父母将死俟气初绝时,将头扭向背后,谓之好看后人。今已无此习俗。详见“苗族”(1335页)。

  • 于寔

    ?—581西魏、北周大臣。字宾实。河南洛阳人。鲜卑于氏(原为万忸于氏)。燕国公、大宗伯※于谨之子。初入宇文泰幕府,从征潼关、破迥洛城。大统三年(537),随泰复弘农,战沙苑,以功封万年县子,授主衣都统

  • 鲁陈

    见“柳中”(1575页)。

  • 灵德善利庙

    金代河阴县黄河神庙。在今河南荥阳县北。大定二十七年(1187)敕号。详见“昭应顺济圣后”(1649页)。

  • 建昌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四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镀金银印。中统二年(1261),不花受封。

  • 广慧寺

    召庙名。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黄河南岸草原上。博硕克图济农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修建。俗称王爱召,也叫乌哈格尼巴达古拉屹齐庙。明朝赐名广慧寺。建筑规模宏伟、壮观,有汉式大经堂,屋顶为五色琉璃瓦,殿

  • 守兴

    见“萧思温”(1997页)。

  • 马氏家乘

    回族族谱名。修成于清末。全1册。书前抄录《天方正学》等书之材料。正文分《咸阳王祧记》、《谱系》、《马德龄世系》、《咸阳王抚滇绩》、《马德朝世系》、《马云程世系》等部分。附录《蒙化直隶厅科举》、《蒙化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