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田万顷

田万顷

?—1294

元代湖广施溶州土官。土家族。原系泊崖洞主,举兵攻辰州(治今湖南沅陵县),为元军击败,降附。后任施溶州(今湖南永顺县东南)知州。至元三十一年(1294),复率土兵反元,攻之,不能下。成宗铁穆耳即位后,诏赦免、仍拒降。十月,被元行枢密院副使刘国杰击败,施溶州陷,被擒杀。

猜你喜欢

  • 虎非耶

    即“虎夫耶”(1384页)。

  • 耶莫

    彝语音译。解放前四川凉山昭觉滥坝等地彝族奴隶社会的财富级别之一。根据各户占有生产资料和单身奴隶的多少,由家支头人议定而划分。不问血缘等级,只论财富多少。属上等户,拥有财产标准为:土地3—5石种子;羊6

  • 排持

    见“哈烈”(1630页)。

  • 李化鳌

    土族东府土司。西宁卫指挥使※李南哥后裔,※李光先次子。青海西宁人。明世袭西宁卫指挥同知。清顺治二年(1645),归附清朝,十二年(1655),授百户。曾辖有“土舍”、“土民”百余户,男女500余人。附

  • 乞卜察克部

    参见“希布察克部”(1108页)。

  • 毕尔腾湖

    即“忽汗海”(1488页)。

  • 壮文

    我国壮族使用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早在南宋时期,壮族地区民间就流传着一种“方块壮字”或叫“土俗字”。这种字是在汉字基础上创造的,使用范围不广,也无统一规范,壮族民众多使用汉文。1955年创制了拉丁

  • 曩论掣逋

    藏语音译,意为“内大相”。吐蕃官名。《新唐书·吐蕃传》:其官“又有内大相曰曩论掣逋”。为主管吐蕃内政之大臣。职位在“论茝”(大相、大论)之下。一般内务官则称“曩论”。内大相为内相中之最高等级,其下尚有

  • 诺苏

    部分彝族的自称。 “诺”意为“黑”,“苏”意为“人”,亦含有“黑色”、“主体”、“强大”的意思。主要居住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所属各县及泸定、九龙、石棉、汉源等县。汉族和其他民族称其为黑彝。详见“彝族

  • 卓尼土司

    明清甘肃卓尼地区藏族土司。位于洮河和白龙江上游地带。以卓尼禅定寺初建时,寺前有马尾松一株,迭部地方藏语称马尾松为“胶呢”,音转为“卓尼”,故名。据《卓尼丹珠尔目录》和《安多政教史》,土司始祖为吐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