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甘南事变

甘南事变

抗日战争时期甘肃南部回、汉、藏等族农民起义。又称“陇右暴动”、“陇南事变”、“甘南民变”。1943年春,甘肃临洮县各族农民,受中国共产党抗日进步思想影响,以“免粮免款”为口号,在王仲甲、肖焕章等人领导下,率先在该县衙下集发动起义。康乐、宁定、和政等地同族农民及卓尼、夏河县藏族农牧民,随即在马福善父子和肋巴佛等人的领导下,举义旗响应。不久,武山、陇西、夏源等地回汉农民,亦由毛得功等人率领参加,起义遍及陇右地区。共推王仲甲为总司令,肖焕章、马福善(回族)、肋巴佛(藏族)为副司令。分为十路军,各路义军汇集皋兰,组成西北各族“抗日救国义勇军”,实行统一领导,提出“团结抗战”,“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等口号,转战于临洮、康乐、洮沙、会川、陇西、定西、榆中、漳县、岷县、武都等20余县。参加的各族农牧民多达10余万,历时10个月。后在国民党政府军残酷镇压下,加之内部分裂,终于失败。马继祖、肋巴佛、毛得功等领导部分义军,转入地下。1946年,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陇右人民游击队”,一部分回族农民还组织了“回民支队”,继续开展斗争,一直到甘肃解放。

猜你喜欢

  • 多伦诺尔庙

    见“汇宗寺”(615页)与“善因寺”(2289页)。

  • 提依特部

    清代布鲁特(阿尔克孜)部落名。又译提伊特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五十二年(1787),其首领伯舍克以效忠清廷,获六品顶戴蓝翎。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东北600余里伊兰乌瓦斯卡伦外游牧

  • 高梁河之战

    辽(契丹)与北宋间的一次重大战役。高梁河位于辽南京(今北京)之北,今北京城-西北西直门外仍存高梁桥名称。辽景宗保宁十一年(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二月,宋太宗发大军亲征北汉,时北汉臣服契丹,契丹出兵

  • 辉发部

    部族名。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又名灰扒、回霸、回拔。因分布于辉发江,故名。始祖星古里(力)。原居黑龙江尼马察部(前苏联境内双城子附近),后迁渣鲁(扎奴站),进入呼兰河流域,改姓纳喇氏。明廷封为肥河、呕

  • 邵晋涵

    1743—1796清代学者,历史编纂学家。浙江余姚人,字与桐、二云,号南江。乾隆进士。深通训诂,尤长于史学。历充国史馆、四库馆、三通馆纂修官,国史馆提调、翰林院侍讲学士兼文渊阁直阁事等官,参与及负责史

  • 伟王

    见“耶律安端”(1311页)。

  • 龙凭藤峡纪略

    书名。广西土司志及大藤峡瑶民起义史书。2卷。明田汝成(约1503年生,字叔禾,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汉族)撰。此书字为※《龙凭纪略》与※《藤峡纪闻》二书的合订本。有《宁攘全编》本。

  • 伊克和卓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封建主。又称佛和卓、乌什和卓。多斯和卓裔,清二等台吉阿卜都尔璊祖父。初隶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统治时(1697—1727),因布拉呢敦兄弟被拘伊犁,为叶尔羌(今莎车)、喀什噶尔(今喀什)

  • 骆侯

    骆越人首领。参见“骆越”(1782页)。

  • 帕忽

    见“剖阿里”(19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