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牂柯

牂柯

古国名。一作䍧牱、牂牁。地域包括今贵州大部。最早见于《管子·小匡篇》。春秋时,处于周职方外,曾遣使向齐桓公贡献方物。与吴越、巴、荆等“南蛮”国并称。春秋末,为夜郎国小邑之一。“牂柯”之名,有谓因牂柯江而得名,一谓因江名乃取其国名;有谓牂柯乃“系船杙也”。传说楚将庄��攻伐夜郎时,军至且兰,椓船于岸而步战。后夜郎降于楚,以且兰有椓船柯处,乃改名为牂柯(《华阳国志》)。其民种植稻粟,年可二熟,俗椎发,左衽,信奉巫教。

猜你喜欢

  • 蓝正樽

    清道光朝瑶族起义首领。又名蓝元旷。湖南新宁县麻林峒人。瑶族。虽家境贫寒,但年幼苦学,曾考取秀才,为人正直不阿,好打抱不平,有胆有识,颇孚众望。道光年间(1821—1850),新宁县瑶山八洞一带,官府豪

  • 旧土尔扈特部东路左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三十六年(1771),渥巴锡汗族子奇布腾随汗归清,封札萨克固山依特格勒贝子,建旗。分3佐领。隶乌讷恩素珠克图东路盟,归库尔喀喇乌苏(今新疆乌苏县)大臣管辖。四十八年(1783)

  • 峒丁

    亦作洞丁。唐岭南西道宋广南西路溪峒居民总称,亦指溪洞兵丁。南宋范成大(1126—1193)《桂海虞衡志》:宋参唐制,分析其种落,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又小者为峒,民户总谓之“峒丁”。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

  • 可毒夫

    渤海语音译,“王”之意。渤海人对其国王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称呼:当面呼“圣王”,笺表称“基下”,此为民间俗称。“夫”,《五代会要》等作“失”,近人认为应以“夫”为正。

  • 耶律固

    辽、金大臣、史学家。契丹族。学识渊博,长于典故,精通契丹、汉文字。辽道宗朝入仕,初任牌印郎君,渐得宠。大康十年(1084),受命为皇孙燕国王耶律延禧傅。擢总知翰林院事。寿昌七年(1101)正月,辽道宗

  • 沙汗

    ?—1565东察合台汗国第十四代汗。蒙古族。※满速儿汗长子。满速儿汗晚年退隐,1543年袭父位。在位其间曾与※叶尔羌汗国阿克苏总督马黑麻战争,将马黑麻俘回察力失(今新疆焉耆县),后放回。1565年,掠

  • 西双版纳

    傣语音译, “西双”意为十二,“版”即千,“纳”为田,直译“十二千田”。云南省地名。原名“勐仂”,位于云南省南部,是傣族主要聚居地。明隆庆四年(1570),傣族最大封建领主即车里宣慰使刀应勐将其辖区划

  • 匈奴河

    汉代匈奴地区河名。又作匈河。今地不详,一说北去令居(今甘肃永登县西北)千里。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将赵破奴出令居击匈奴至此。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骑都尉来苗等追北匈奴亦至河。和

  • 刀怕便

    明代云南干崖傣族首领。原任干崖长官司(治今云南盈江县东北旧城)副长官,以归附后屡建功,由总兵官沐昂举荐,于正统六年(1441),升为长官,赐以彩币。九年(1444),升干崖为宣抚司,任副宣抚使。据干崖

  • 马五

    见“耶律马五”(13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