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璂
?—1776
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高宗※弘历第十二子。嘉庆四年(1799),追封贝勒。著有《日课诗稿》。
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高宗※弘历第十二子。嘉庆四年(1799),追封贝勒。著有《日课诗稿》。
碑铭。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玄烨撰。铭文以满、汉、蒙、藏4种文字镌刻。简述康熙帝三次率兵亲征准噶尔部噶尔丹经过及建碑原委,为研究清代前期清准关系重要史料。碑现存呼和浩特席勒图召。
见“禾屯吉卫”(592页)。
契丹时对具最高统治地位的四个部族集团的称呼。包括:※遥辇九帐族、※横帐三父房族、国舅帐※拔里、※乙室已族和国舅别部。此四部族集团为契丹皇族和后族,构成契丹统治集团的核心。一说,此四部族以皇帝行宫为中心
见“哈密瓜”(1637页)。
见“白马岭之战”(607页)。
1913——1948蒙古族女革命英雄。内蒙古镶黄旗红格尔乌拉苏木敖包高勒人。摔跤手齐林之女,自幼聪明伶俐。家境贫寒,给牧主放牧。1946年任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镶黄旗八苏木支部委员,负责搜集穆克登宝等
见“纳若”(1266页)。
见“吐迷度”(767页)。
元朝宗王。又译满哥都。蒙古孛儿只斤氏。※窝阔台汗孙,※阔端子。定宗后海迷失称制三年(1251),与诸王共戴蒙哥即大汗位。宪宗二年(1252),以功受封其父西凉府以西地,侍祖母太宗皇后乞里吉忽帖尼以居。
突厥文碑铭。1912年波兰学者阔特维奇在蒙古国乌兰巴托附近之伊赫·和硕特地方发现。故又称伊赫·和硕特碑。碑今仍存发现地。碑文刻在石碑四边,共29行,残破颇甚。约建于唐开元九年(721)左右。碑主为暾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