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桑耶寺

桑耶寺

寺庙名。又称桑鸢寺、桑伊寺,全称“吉祥红岩无边不变天成寺”。公元779年赞普赤松德赞建。地处拉萨东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原寺屡遭破坏,今寺基本上是七世达赖时重建。藏史载,此寺仿印度欧丹富多梨寺形制(一说仿那烂陀寺模式),由莲花生与汉地卜算者勘察选定寺址,严格按佛教意义建造。该寺主殿像征须弥山,大殿周围12座建筑物,象征四大洲及八小洲。外围墙像征世界外围铁墙。南北二庙象征日、月轮。大殿四角立四色塔,象征四大天王。神殿造型以及塔型各有千秋,高、低、大、小、或圆、或方、或方圆结合。层次有单层多层。彩色斑斓,红、绿、青、蓝、白搭配适当。殿堂之门,室内之梯,其多少大小均有定制。各殿之佛像亦与殿名相合。该寺所有建筑均与佛教经藏、律藏、论藏(三藏)相符。该寺主殿建造独具一格。殿有3层,下层西藏式、中层汉地形制,上层印度式(一说于阗式),3种式样合为一殿,为西藏独有,不仅对藏地后期寺院建筑影响深远,而且影响到内地,北京颐和园后山香岩宗印之阁、四大部洲建筑群以及承德之普宁寺,均系仿该寺建造。寺内佛像千姿百态,壁画多而古朴。“桑耶寺图”、“译经图”等,具有重要科研价值。该寺有译场、修道殿及藏经楼,为西藏、汉地、于阗、印度、泥婆罗(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僧人云集及修行、译经之所。桑耶寺铜钟及钟铭、桑耶寺碑及碑文,均为研究吐蕃宗教史极为珍贵的史料和物证。

猜你喜欢

  • 撒剌儿

    撒拉族史称。参见“撒拉族”(2493页)。

  • 五溪蛮

    魏晋至宋代对分布在今湖南沅水上游雄、��、辰、西、舞(��)五条溪水周围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秦代泛称黔中蛮。汉代称※武陵蛮,有※槃瓠、※廪君、※

  • 换盏

    蒙古族古代饮酒习俗。据《蒙鞑备录》、《黑鞑事略》等书记载,古代蒙古族宴客时,主人举杯先饮一口,然后再奉客饮,或客人以一手持杯,请主人先饮一口,然后自饮,谓之“口利”。若主人先饮一杯,然后再斟一杯奉客轮

  • 塞外羌

    泛指凉州刺史部诸郡边塞外的羌人部落。西汉扩土开疆,凉州刺史部诸郡多接连羌人部落,划归郡县塞内的部落受郡县管辖,塞外部落属护羌校尉领护。“理其怨结,岁时循行,问所疾苦,又数遣使译通动静,使塞外羌夷为吏耳

  • 白棘

    见“蒲昌县”(2319页)。

  • 单于左右辅

    十六国时期汉(前赵)所设职官。刘聪即位后,于嘉平四年(314)定官制,实行“胡汉分治”,在皇帝兼大单于的最高权力之下,设左、右司隶,各领20余万户,每万户置1内史,凡43内史,按户统治汉人,共40余万

  • 象郡

    古郡名。①秦始皇统一岭南后置。辖地含今广西百色、钦州、南宁、贵县、河池等地区及越南北部。治所一说在临尘县(今广西崇左),一说在象林县(今越南境)。居民有“骆越”或称“瓯骆”(今壮侗语族诸民族及京人先民

  • 吾亦可

    见“畏可”(1656页)。

  • 达赖喇嘛十世

    见“楚臣嘉措”(2349页)。

  • 全宁府

    见“全宁路”(8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