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仁孝

李仁孝

1124—1193

西夏第五代皇帝。党项羌族。本姓拓跋氏,崇宗李乾顺长子,母曹氏。夏大德五年(1139) 16岁即位,时夏国发生饥荒、地震灾害及哆讹领导的蕃部大起义。因纳群臣建议,立赈济法,令各州赈济灾民,减免租税;遣西平都统军任得敬镇压了哆讹等部族起义。采取若干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社会生产有所发展。又允许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封建所有制关系亦进一步得到巩固,使夏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天盛十年(1158)始立通济监铸钱。又逐步完善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改定官制,各州设州主、通判、正听、都案等职。参照宋朝律令编纂《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新法》等法律典籍。令乐官李元儒重修乐书,赐名《鼎新律》。人庆元年(1144)六月,下令在各州县设立学校,学员增至3千人。又在宫中设立小学,置教授,吸收宗室子弟入学。二年七月,建大汉太学,亲临学校释奠。三年(1146)三月,尊孔子为文宣帝。四年八月,立唱名法,策试举人;又设童子科。五年(1148),复建内学,选派名儒主持讲学。天盛十三年(1161)正月,立翰林学士院,以焦景颜、王佥等为学士,修纂夏国实录。任用刚正直言的斡道冲为中书令,擢任国相。在位鼓励大臣直言进谏。十五年(1163)五月,下令大禁奢侈,追封创制西夏文字的大臣野利仁荣为广惠王。乾祐元年(1170)五月,在金国的支持下粉碎外戚任得敬图谋分割国家的阴谋,诛杀任得敬,灭其族党。在位55年。死后谥圣德皇帝,庙号仁宗,墓号寿陵。

猜你喜欢

  • 猛格力

    亦作“蒙格立”,见“乌塔汗”(337页)。

  • 萧景纯

    见“萧永祺”(1993页)。

  • 黄闵

    南齐地志学家。武陵人。撰有《武陵记》、《沅陵记》、《沅川记》等地志,又有《神壤记》,均享有盛名,大多已佚。有些内容已由王谟辑于《汉唐地理书钞》或由陈运溶辑于《荆湘地记》中。在《史记正义》、《后汉书注》

  • 元丽

    北魏宗室。字宝掌。鲜卑元氏(拓跋氏)。景穆帝※拓跋晃孙,济阴王小新成子。初位兼宗正卿、右卫将军,加光禄勋。正始三年(506),任使持节、都督、秦州刺史,率军弹压秦州吕苟儿等起事,大破之。改任雍州刺史,

  • 蒙古卫拉特法典

    简称“卫拉特法典”。蒙古语称之为“察津·必扯克”(法典、法律文献之意)。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巴图尔珲台吉、札萨克图汗等召集卫拉特、喀尔喀各部封建主会盟塔尔巴哈台(今塔城。一说会盟于札

  • 凤全事件

    巴塘地方残害驻藏帮办大臣凤全事件。英军侵入西藏,清政府为防其侵扰川边,遂筹开垦实边,练兵,以资抵御。光绪三十年(1904),令驻藏帮办大臣凤全由拉萨移驻察木多,经理川边。巴塘正、副土司及丁林寺喇嘛等所

  • 哈尼

    赫哲语音译,意为“思想的灵魂”。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人旧时相信,人有3个灵魂,其为第二个灵魂。据传,它能暂时离开人的肉体,到远的地方去;人在睡觉时,它离开人的肉体,和别人的灵魂或神

  • 鄂勒哲依

    见“厄尔锥音”(196页)。

  • 雪山党项

    一称※河西党项,唐代党项部落之一,姓※破丑氏,以所居地命部落名。原居地在河曲西,此雪山指河西之大积石山。

  • 元子攸

    507—531北魏皇帝。528—531年在位。鲜卑元氏(拓跋氏)。献文帝※拓跋弘孙,彭城王元勰第三子。孝明帝初,以父有鲁阳卫拥之功,封武城县开国公。幼侍孝明帝于禁内,深受亲信。孝昌二年(526),进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