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新疆乡土志稿

新疆乡土志稿

书名。清代末年巨国柱等撰。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内共刊乡土志44四种。其中有镇迪道14种:迪化县、阜康县、孚远县、奇台县、昌吉县(二)、绥来县、呼图壁、镇西厅、吐鲁番直隶厅、鄯善县、哈密直隶厅(二)、库尔喀喇鸟苏直隶厅;伊塔道5种:伊犁府、绥定县、宁远县、塔城直隶厅、精河直隶厅;阿克苏道13种:温宿府、温宿县、拜城县、柯坪分县、焉耆府、新平县、轮台县、婼羌县(二)、库车直隶州、沙雅县(二)、乌什直隶厅;喀什噶尔道12种:疏勒府、伽师县、莎车府、蒲犁厅、巴楚州、叶城县、皮山县、和阗直隶州(二)、洛甫县、于阗县、英吉沙尔厅。书末附有新疆全省舆地图。凡各州、府、厅、县山川形胜、户口、田赋、城池、官制、风俗、商务、物产等,都有较具体阐述,是研究清代晚期新疆民族、政治、经济、文化、边防等的重要资料。

猜你喜欢

  • 沙雅尔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位于今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即今沙雅县。原为回庄。乾隆二十四年(1759),设三品阿奇木伯克等官,治理当地维吾尔族民政。光绪十一年(1885),改设乡约。光绪

  • 橐离

    东北古国名、古族名。一作索离、稿离、橐离。来源史无明载,一说是东夫余被高句骊灭后北逃的一支。所指和所在无定论,一说当即北夫余,或其先世,地在今嫩江以东,东流松花江以北的呼嫩平原,中心地在乌裕河流域;二

  • 六祖坛经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佛经。汉文本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唐法海集,记禅宗六祖慧能事迹和语录。西夏文译者佚名。手写、草书,存十数页。背面为西夏天赐礼盛国庆元年(1069)或二年(1070)瓜州审案记案。译文内容与

  • 石抹孛迭儿

    元朝将领。契丹族。石抹氏。随父徙霸州(今河北霸县),仕金为霸州平曲水寨管民官。蒙古木华黎军至霸州,归降,任千户、汉军都统。元太祖十年(1215),授左监军,与北京都元帅吾也儿分领锦州红罗山、北京东路汉

  • 北歌

    北朝流行之鲜卑歌曲。又称“真人代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后,诏尚书吏部郎邓渊定律吕,协音乐。在掖庭中令宫女早晚唱“真人代歌”(即“北歌”),上叙祖宗开基所由,下及君臣废兴之迹

  • 龙济光

    1867—1925清末民初两广官僚军阀。字子诚。哈尼族。云南稿吾卡第五代土官龙汝霖之子。幼好武,性刚愎,惯权术。不满长兄※龙觐光代办纳更土司事务,串通胞兄龙裕光逼其让权,出走四川、广西。光绪二十六年(

  • 火都赤

    元代蒙古官名。又译“和塔齐”。“火都”或“豁脱”,今译“浩特”,蒙古语意为“城”,“赤”意为“司事人”。《元史语解》释为“司城人”。如蒙古将领也速答儿初以属行枢密院火都赤之职习兵事。

  • 清公主府

    清代园林式建筑。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北部。雍正时修建。有过厅、大厅、内院共五进。门前立照壁,东侧为庭园,内有假山、池沼。康熙帝第六女恪靖公主(亦称“海蚌公主”)嫁喀尔喀蒙古噶勒旦多尔济之子土谢图

  • 马存一

    1811—1900清末书画家。字含三,别号金波。安徽省太和县城关人。回族。幼家贫,与举业无缘,遂自力专攻书画,勤奋自成。善写花卉,尤工竹石。其画作熔传统、生活、民间绘画之技法为一体,创为新格,笔法质朴

  • 伊丽河

    见“伊列河”(8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