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珠尔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辅国公衮占次子。康熙五十二年(1713)父死,袭札萨克辅国公。五十四年(1715),受命于本地备御准噶尔部,散秩大臣祁里德及喀尔喀诸札萨克於其所居地额德尔齐老图附近驻屯以声援。雍正九年(1731),内徙游牧。乾隆二年(1737),授所部副将军参赞。五年(1740),受命护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自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归居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辅国公衮占次子。康熙五十二年(1713)父死,袭札萨克辅国公。五十四年(1715),受命于本地备御准噶尔部,散秩大臣祁里德及喀尔喀诸札萨克於其所居地额德尔齐老图附近驻屯以声援。雍正九年(1731),内徙游牧。乾隆二年(1737),授所部副将军参赞。五年(1740),受命护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自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归居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
哈尼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信仰的狗舌头卦。人们认为狗是管全寨吉凶的,常以查看狗舌头上有无缺口、缺口大小,以判断寨中人畜的吉凶。如主凶,便由“最玛”(村寨行政和宗教头人)主持敲狗祭祀。其法是在村
? —1873清末回民起义军首领。本名马四,又名马忠良。甘肃河州(今临夏市)人。回族。原为甘州(今张掖)提督索文部下,嘉峪关外赤金地猎户长。同治四年(1865)春,领导肃州(今酒泉)回民起义。后率渭南
1668—?清代青海地区高僧。藏族。出生于贵德之贡哇村。13岁入哲蚌寺郭莽扎仓学习经典。27岁参加大祈愿法会巡回辩论,拜第一世嘉木样协巴等师。曾任布达拉宫卓尼尔。28岁任戒律喇嘛,并任参卓堪布。雍正十
土族第一代阿土司。本为蒙古人,其后世逐渐融合于土族中。元为甘肃行省郎中。明洪武四年(1371)归附明朝,于本地驻牧听调。其孙阿吉功升百户,始以阿为姓,曾辖有“土舍”“土民”300余户,男女900余人。
?—1187金朝大臣。字仲佐。渤海族遗裔。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辽迁置辽阳(今辽宁辽阳市)。张玄徵子,户部尚书※张玄素之侄,母高氏,与金世宗母贞懿皇后有亲。妹为世宗妃,生皇子永中。初以父荫得官。正隆二年(
1717—1797清朝大臣。初为满洲正蓝旗人,改隶正白旗。章佳氏。字广廷、文成、号云岩。大学士阿克敦之子。乾隆举人。十三年(1748),随兵部尚书班第征金川土司莎罗奔叛乱。二十年(1755),授参赞大
十六国时期成汉(大成国)废主李期年号。自公元335—338年,凡4年。
五代时继南诏、大长和国之后建立的政权和国号。亦作“天兴国”,又说为“兴源国”或“兴元国”。后唐天成三年(大长和国天应二年,928),剑川节度使杨干贞(白蛮)杀大长和国末代主郑隆亶,立清平官赵善政(白蛮
元末明初诗人。回回人。先世为西域巨商,随元世祖忽必烈西征有军功,入元世代为官。家居樊川(今陕西长安县南)。学问渊博,工诗,其诗讲究章法,富于想象,多哀惋时局之作。多佚,现仅存5首。
①(?—1596)明代海西女真乌拉部长。女真族,纳喇氏(一说完颜氏)。乌拉部始祖纳齐布禄六世孙。承父布干位为部长。其女阿巴亥嫁清太祖努尔哈赤为妃,俗称乌拉大妃。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率众至苏斡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