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天皇后
见“萧塔不烟”(2002页)。
见“萧塔不烟”(2002页)。
萨满教神祗之一。达斡尔语音译,“吉雅其”的词根是“吉雅”,意为“命运”;“巴尔肯”,意为“神”,即司命运的神。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地区,达斡尔人家家都供奉,但各地称呼不一,海拉
傈僳语音译,亦称“奢来虎”,意为“互相砍杀”。旧时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的血亲复仇械斗。多因宗教、婚姻、土地、水源、债务、盗窃等纠纷而引起。事发时,先由当事人邀请头人(实扒)及中间人说理,如不能达成协议,
见“傩”(2249页)。
见“盖牟州”(2124页)。
清代西藏女呼图克图。藏族。住羊卓白地方,就海中山巅建桑顶寺。相传为北斗化身,第巴桑结嘉措时,西藏动乱,化猪遁去。藏语称猪曰“帕”,故名。皆出呼毕勒罕,入于理藩院册。乾隆四十年(1775)二世女活佛为六
地名。即今西藏自治区比如县。位于怒江上游沿岸,东接昌都专区之丁青县、边坎县,南与嘉黎县相对,西接那曲县,北临索县。因境内有比如部落,故名。境内有错松曲等10余条河流及郭普错湖泊。有格鲁派、宁玛派寺院及
?—1770清代画家。字天章,一字汉章、天涛,号谷斋,又号菉园、星崖,别号十石居士、太平拙吏、伊祁山人、清在居士。朝鲜族。李氏。汉军正黄旗人。总督李如龙子。官至右通政。少随父至江南,从师王翚,得其传。
见“孛罗乃王”(991页)。
傈僳语音译,意为“关于打仗开辟田土的歌”。傈僳族民间叙事长诗。记述400多年前滇西北一带的民族战争和傈僳族英雄木必扒领导傈僳族人民迁徙及开辟怒江地区的历史事实。全诗以高亢激越的基调,悲壮沉痛的感情,丰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十八年(1753)置。汗车凌族弟刚归清。十九年,封札萨克辅国公,建旗。初游牧扎克拜达里克(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内)。继迁额克阿喇勒、额尔齐斯。二十三年(1758),定牧于科布多北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