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底页

底页

拉祜语音译,意为“大房子”或“母系家族”。解放前云南澜沧县糯福区拉祜族保留的一种母系家庭公社残留形式。由属同一始祖母的若干女性后裔的对偶家庭组成(男性婚后从妻居),通常包括六七个对偶小家庭,共四五十人,也有超过20多户上百人的。同住在一所大房子中,内以木板或竹篾相间,每个间隔设有火塘,为每一对偶家庭居室。有共同的耕地、牲畜等财产,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家族长由年长有能力的妇女担任,负责安排生产,主持召开家庭会议,处理内外纠纷等等。家庭血缘系统按母系计算,财产由女儿继承,儿子因外出结婚无继承财产的权利。最初是一个共同生产和共同消费的母系大家庭。抗日战争前,在巴卡乃、南波的、完糯、完卡等地仍保留着这种较为完整的母系家族。后来随着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男性在生产中地位的提高,女家族长已由外来的女婿或儿子担任,并出现男成员不到妻方氏族结婚的现象,在同一大家庭里产生母系和父系并存。许多对偶家庭还各自分头生产,甚至从大房子迁到田头临时住房居住,全年大部分时间在那里劳动和生活,只是逢年过节才回到大家庭来过一段共产制生活。到解放前夕,大多已基本解体。

猜你喜欢

  • 额贝都拉

    ?—1709清代新疆哈密伯克。又译厄碑都拉,额贝杜拉。维吾尔族。号达尔汉伯克。初隶准噶尔部。康熙三十一年(1692),以理藩院员外郎马迪出使策妄阿拉布坦途经哈密,为罗卜藏额琳沁等杀害,从众避入哈密,派

  • 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五世

    见“罗布桑纳木札勒”(1424页)。

  • 埃文基

    见“鄂温克族”(2053页)。

  • 曷术石烈

    见“曷术部”(1652页)。

  • 开封清真寺

    伊斯兰教著名古寺之一。又名文殊寺,因寺址在开封文殊街,故名。建筑雄伟,门楼巍峨,大殿广阔,七间四进。北廊下有清人郑怀玉等所立寺碑,谓:“河南汴梁城(今开封市)鼓楼迤东北文殊寺街旧有清真寺一座,创自唐,

  • 拓跋可博真

    见“拓跋晃”(1357页)。

  • 瓦莫

    傈僳语音译,意为“卖工”。解放前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贫困农户(刷扒)等为生活所迫,向头人、富裕户等出卖劳动力,以换取生活必需品的一种方式。有临时的和长期的两种。无论哪一种,所受的剥削都较重。一般一个劳动

  • 杨奇鲲

    ?—883?唐代南诏诗人。又作杨奇混、杨奇肱。白蛮(白族先民)。南诏大厘睑(今云南大理喜洲)人。任南诏王隆舜之布燮(清平官之一)。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南诏与唐朝和亲,奉王命至成都迎接唐安化长公主

  • 九松西阿

    藏语音译,意为“一三四五”。西藏地方铸造的银币之一。币的正面中央印有藏文“九松西阿”字样,表示藏历十三饶迥第四十五年铸造,背面有表示吉祥的扎西达杰图案。乾隆五十七年(1792),经驻藏大臣和地方政府批

  • 刀正彦

    ?—1729清代云南西双版纳勐罕土司。傣族。西双版纳宣慰※刀金宝之叔。在地方拥有实力。因反对清廷推行改土归流,为清廷所患,蓄谋除之。雍正六年(1728),云贵总督借口江西茶商于西双版纳莽芝山贩茶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