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尔尼事件

布尔尼事件

蒙古察哈尔部亲王布尔尼起兵反清事件。布尔尼为林丹汗孙,阿布鼐之子。因不满清廷将其父革爵囚禁及抽调该部官兵分散各地驻防,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三月,乘清军讨伐吴三桂,兵力南调,北方空虚之机,与喇嘛阿扎里,副都统布达里等僧俗封建主拘捕清朝传令征兵的御前侍卫,煽动奈曼郡王札木三和察哈尔游牧地内的喀尔喀贵族垂札布等聚众万人反清。计划派兵往盛京(今辽宁沈阳市)抢回其父阿布鼐,另以兵阻击来讨的清军。清廷命多罗信郡王鄂札为抚远大将军、大学士图海为副将军,统率蒙古兵数万人前往义州(今辽宁义县)镇压。布尔尼兵败达禄,率溃卒逃遁,被射死。事件约2个月即告平息。事后清廷废察哈尔亲王世袭制,改行总管制,由理藩院直辖该部,并将该部人众迁往古北口、宣府、大同塞外,编为察哈尔八旗,称内属蒙古。

猜你喜欢

  • 毕约

    哈尼族他称。又作碧约、必约、白窝泥等。见于民国《新平县志》、《元江县志稿》。分布在云南省哀牢山西麓新平县和墨江县境内。参见“哈尼族”(1633页)。

  • 笞公公

    保安族古老婚俗,流行于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地区。婚礼当天,女方部分青年人随男方迎亲者去男家,给新郎的父亲脸上涂抹锅黑表示祝贺:同时,把新郎的父亲请到女家,于院中坐定,此时,新娘的父亲迎出,向亲家问好。除

  • 桂家

    亦作贵家。南明桂王(永历帝)入缅所遗官族及随从之后裔,明亡后分散于滇西南及木邦一带,逐渐形成桂家集团,经百余年繁衍生息,至清乾隆时(1736—1795)势力强盛,在其首领宫里雁统领下,于木邦开办※波龙

  • 盛京将军

    亦称“奉天将军”,全称“镇守奉天等处将军”。清代奉天地区军事和行政的最高长官。武职从一品。顺治元年(1644)八月,世祖福临拟迁都北京时,命内大臣何洛会统辖八旗满洲、蒙古、汉军800兵留守盛京(今辽宁

  • 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

    元代西藏地区名。因在西藏设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故称。包括当时的乌思(卫或前藏)、藏(后藏)、纳里(阿里)等三地区。《元史》世祖本纪称“乌思藏纳里速古儿孙”。《永乐大典》作“乌思藏

  • 西北回民起义

    清朝回族反清起义。同治元年(1862)五月,西北太平军陈得才和捻军张宗禹部,到达陕西渭南,回族人民纷起响应,以华州、渭南仓渡镇、同州(今大荔)王阁村和羌白镇为基地,以任武、赫明堂、白彦虎等为首,组成1

  • 伊伐于虑鞮单于

    ?—59东汉时南匈奴单于。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名汗。※丘浮尤鞮单于弟。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兄死,嗣立。是时,西至武威,东尽玄菟(治今沈阳)皆附汉,不复兵锋相见,汉亦罢缘边郡兵。明帝永

  • 同典人

    西夏文书用语。典当者立契约文书时同来典当者,多为典当者的亲属。立文时在此名义下署名画押。

  • 耶律陈家奴

    辽代后期大臣。字绵辛。契丹族。为懿祖弟耶律葛剌之八世孙。史载其性放荡不拘,善诗作。兴宗朝入仕,重熙年间,补牌印郎君,因当值不至,降本班。又从帝猎,逐鹿围内,受鞭笞。后受权臣耶律仁先举荐,授御盏郎君。历

  • 耳六

    明代蒙古称谓。蒙古语音译,意为奶公。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夷语解说》云:“耳六,是各台吉乳母之夫”。其地位属于台吉的家仆。因乳母受台吉的尊重,故其夫常被台吉作为心腹家臣,跟随台吉左右,协助处理内外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