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屯民

屯民

清代川西北藏、羌族地区改土归流后所设土屯的属民。乾隆十七年(1752),以杂谷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理县,即杂谷脑)苍旺不法,在其地行改土归流,于南部建立土屯制度,设杂谷、乾堡、上孟董、下孟董、九子寨5土屯,隶杂谷直隶厅。其中九子寨屯以羌民为主,余为藏民。乾隆四十五年(1780),大小金川平定后,置懋功直隶厅,仿杂谷土屯之制,领河东、河西、八角碉、汗牛、别思满及宅垄等6个土屯。各屯均为藏民。土屯分设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各官职,以降清的少数民族首领担任,世袭。土屯所属为屯兵,以户为单位,战时为兵,平时为民,故又称“屯民”。土屯土地分给屯兵耕种,屯兵须向朝廷纳粮,服兵役。

猜你喜欢

  • 垛落土蛮

    见“多罗土蛮”(851页)。

  • 明边墙

    明代辽河东西民族区域分界线。明廷为防备兀良哈蒙古三卫和女真各部骚扰汉族聚居区,巩固其对东北地区的稳定统治而设立的防线,简称“明边墙”。共分三段,即辽西边墙、辽河边墙和辽东东部边墙。辽西边墙始修于明正统

  • 贝阔

    体育游戏的一种。达斡尔语音译,意为尖端弯曲的木棒。亦作“波依阔”。又名“曲棍球”。达斡尔族民间占首位的传统体育运动和游戏。本意指下端弯曲、长约三尺、以弯头细柞木制的球棍,因以击球,被用作此项体育游戏名

  • 耶吉富襄

    参见“栽岩议事”(1843页)。

  • 存诚道人

    即“杨黼”(968页)。

  • 噶厦

    藏语音译,意为“发布命令的机关”。旧译“噶厦公所”或“噶沙公所”,即原西藏地方政府。清乾隆十六年(1751),※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之乱被平定后,清廷废除原封郡王、贝子辨理藏事的制度,改设噶厦,由※噶伦(

  • 阴山北沙陀

    见“沙陀”(1124页)。

  • 弘觉寺

    寺院名。在青海西宁市。旧名妙华庵。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建,永乐十年(1412)敕赐“弘觉寺”匾额。明前期,该寺深受朝廷重视,寺僧札思巴销南曾多次进京朝贡,被封为国师。在明朝支持下,寺院兴盛,名振

  • 麻儿可儿

    见“马可古儿吉思”(185页)。

  • 罕卡宫禁夺沙州果园令

    敦煌吐蕃藏文书。为伯字1085号卷子,根顿群佩所著《白史》录有此文。令文于龙年发自吐蕃罕卡宫,《白史》考证,罕卡宫似即吐蕃本部的敦塘丹迦宫(即藏文大藏经目录最初编目处)。令文称据沙州百姓呈禀,该地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