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宗族

宗族

通常指出自同一父系祖先的直、旁系后裔结成的亲属集团。亦称宗亲。《尔雅·释亲》:“父之党为宗族。”在中国周代臻于完善。《礼记·大传》:“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弥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即一个大家族可包括男系的5代人,超过5代就另分宗,成立一个分家族。嫡长子承本支,称大宗;余子分出者系旁支,称小宗。宗族有共同的祖先、姓氏和敬宗祭祖活动;有祭田、学田之类的族产作为宗族活动的物质基础;有族谱、族规、家谱、家规用以加强全体成员的宗族意识和认同观念;生则聚族而居,死则葬入宗族墓地。宗族虽保留一些原始氏族和家族公社的古老传统,本质则是一种阶级社会的组织。自夏、商、周三代到20世纪40年代,不同程度存在于我国大多数民族中。如蒙古族的兀鲁黑、东乡族的“阿哈勒”或“阿哈教”、撒拉族的“孔木散”、仫佬族的“”、台湾高山族鲁凯人的四级世系群组织,以及白族的张、董等大姓祠堂,即为少数民族中的宗族组织。亦有学者将台湾阿美人的母系世系群称为母系宗族。其特点是:每个近亲世系群以最初迁入立祖的家族为宗家;以宗家的家长为宗族长,以宗家之长舅为族舅;有宗族会议负责处理族内重要事务;宗族成员有帮工建房,参加婚丧仪式,共负血族复仇、赔罪赎财等义务。

猜你喜欢

  • 白哈罗教堂案

    20世纪初云南贡山怒、藏、傈僳等各族人民反对法国天主教入侵的斗争事件。19世纪末,法籍天主教司铎任安寿率领数神甫在贡山县北部白哈罗等地修建教堂,除诱骗当地群众信教外,还挑拨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制造民族分

  • 上都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直辖地腹里,设治所于开平县(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唐代为奚、契丹地。金置桓州。世祖中统四年(1263),改开平府为上都路总管府。至元十八年(1281,一作十九年),并为

  • 玉擦

    吐蕃将领。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人。随军征战至夏州(今夏河),任统帅驻军该地,后定居甘加区的卡加(又称“喀加”)。其后裔分散于岗岔、南木拉、合作、甘加、扎尤、卡加六大部落,谓之“卡加六

  • 秦汉云中郡故城遗址

    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45公里,托克托县城东北35公里的古城村西。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公元前326—前299年在位)开始修建,秦汉两代为云中郡治所。东汉末废。城墙为夯筑,周长6公里,残存的墙基最宽处达

  • 大藤峡瑶民起义

    明正统至嘉靖年间广西浔江上游瑶民反抗明王朝的斗争。因地方官吏横征暴敛,强夺瑶民田土肆意杀戮瑶民,诸瑶积恨。正统七年(1442),瑶族首领蓝受贰聚集数百瑶民,以大藤峡石门为据点发动武装起义,严惩贪官土豪

  • 纥石烈执中

    ?—1213金大臣。本名胡沙虎,亦作忽沙虎,又名九斤。东平路(治今山东东平县)人。女真族。纥石烈氏。星显水(今吉林延吉市布尔哈通河)纥石烈部孛堇阿疏后裔。大定八年(1168),充皇太子护卫,累官拱卫直

  • 速不台

    1176—1248蒙古国大将。又译雪不台、速别额台,速不䚟等。兀良哈氏。哈班次子。骁勇善骑射,享“把阿秃儿”(勇士)称号。与铁木真(成吉思汗)五代世交。初以质子侍铁木真,任百户长。宋嘉泰

  • 扎西贝丹

    1379—1449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高僧。藏族。※宗喀巴弟子。西藏哲蚌寺创建者,尊称绛央却杰(意妙音法尊)。出生于桑耶地方,于泽当寺出家。从桑浦寺聂贵仁桑等听《波罗密多经》、《因明学》;随觉摩

  • 土都督同知

    官名。明朝授予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的职衔,秩从一品,地位仅次于土都督,参见“土都督”(66页)。

  • 刘阏陋头

    晋代铁弗匈奴首领。又作刘阏头。※刘虎子,※刘务桓弟。东晋穆帝永和十二年(356)正月,兄卒,嗣位,密谋举兵反代。二月,闻代王拓跋什翼犍引兵西巡,惧,受招谕归降。升平二年(358),因部众多叛离,惧而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