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栾台
蒙古国将领。阿儿剌氏。又译孛罗台。成吉思汗“四杰”之一※博尔术之子。初袭右手万户,屯驻阿尔泰山。元太宗八年(1236),以父功,赐广平路17300余户为食邑。定宗后海迷失称制三年(1251),与诸王拥立蒙哥即汗位。后随汗攻宋。宪宗九年(1259),不避酷暑及南方瘴疠,排众议,力请屯驻宋地,以攻宋,无功而还。至元九年(1272),该部戍军助汗子北平王那木罕平定察合台后王聂古伯叛乱。大德五年(1301),追封广平王。
蒙古国将领。阿儿剌氏。又译孛罗台。成吉思汗“四杰”之一※博尔术之子。初袭右手万户,屯驻阿尔泰山。元太宗八年(1236),以父功,赐广平路17300余户为食邑。定宗后海迷失称制三年(1251),与诸王拥立蒙哥即汗位。后随汗攻宋。宪宗九年(1259),不避酷暑及南方瘴疠,排众议,力请屯驻宋地,以攻宋,无功而还。至元九年(1272),该部戍军助汗子北平王那木罕平定察合台后王聂古伯叛乱。大德五年(1301),追封广平王。
?—1300钦察汗国权臣。原为万户长。因在与伊儿汗国战争中战绩卓著,受重用。忙哥帖木儿(1266—1282)、脱脱蒙哥(1282—1287)在位时,势力渐大,擅专朝政,阴谋制造纠纷。至元二十七年(12
即“勃极烈”(1584页)。
漠北高车之一部。游牧于巳尼陂(今贝加尔湖)一带。北魏神䴥二年(429),为太武帝拓跋焘遣军击败,连同其他部被迁至漠南者有数十万人,马牛羊百余万,安置于东至濡源,西暨五原、阴山3千里之地。
官名。明朝授予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的职衔,秩正二品,地位次于土都督及土都督同知,参见“土都督”(66页)。
?—1731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富察氏。三等男斐雅思哈之孙,都统素丹之子。康熙四十年(1701),袭父爵三等轻车都尉,任护军参领。五十四年(1715),以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策妄阿喇布坦入掠哈密北境
见“炳多优”(1728页)。
即“万安宫”。(104页)。
元朝地方官署名。自太祖十五年(1220)建都和林,为太祖、太宗、定宗、宪宗、世祖前期五朝之都城。至元九年(1272),改中都为大都(今北京),定都大都后,和林成为元朝治下的地方行政区划。同年五月,立和
参见“傣语”(2243页)。
见“第三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18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