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奕经

奕经

1791—1853

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爱新觉罗氏。字润峰。道光帝侄,成亲王永瑆孙,多罗贝勒绵懿子。侍卫出身。嘉庆间,历任内阁学士、都统、将军等职。道光四年(1824)授护军统领,管理火器营事务。曾以纂《清仁宗睿皇帝圣训》,同大学士讬津、礼部尚书松筠校勘清文。十年(1830),廓尔喀侵犯喀什噶尔等城,奉命同钦差大臣长龄往新疆抗击入侵。事平回京,历吏、户二部侍郎。十三年(1833),授黑龙江将军,后调盛京。覆勘永陵应修工程。二十一年(1841),署理藩院尚书。英军侵扰浙江,陷定海、镇海及宁波3城,出为扬威将军,同参赞大臣文蔚赴浙江督师,沿途滞留,耽于享乐。九个月后至苏州,仍屯兵不前;进驻浙江后,袭攻宁波、镇海,不克,退兵。诬蔑抗英乡勇义民。二十二年,分兵三路攻宁波、镇海、定海,因泄露军机,全军溃败,又主张对英军求和,致英军直犯长江。以罪革职、圈禁。二十三年,复被起用,充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参赞大臣。次年,调伊犁领队大臣。咸丰三年(1853),奉命率驻防密云官兵赴山东,同巡抚李惠堵剿太平军,寻驻江南徐州。卒于军。

猜你喜欢

  • 罗卜藏达尔扎

    ?—1767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阿喇布珠尔孙,※丹忠之子。清乾隆五年(1740),袭多罗贝勒,因年幼由理藩院遣官代理。十八年(1753),授札萨克。二十四年(1759),主持部务。三十二年

  • 必里公之乱

    元代吐蕃地区事件。一称止贡寺之乱。“必里公”一作“速儿军”,元代对藏语“止贡”的汉译。自藏传佛教帕竹噶举教派高僧仁钦贝(1143—1217)于藏历土猪年(南宋淳熙六年,1179)在必里公地区(今西藏拉

  • 楚噜克鸿台吉

    见“扯力克”(1054页)。

  • 蒙医

    蒙古医药学简称。中国医药学组成部分。是蒙古族在悠久历史过程中不断总结医疗知识经验,吸收有关兄弟民族特别是汉藏两族医药学成果而逐渐形成的。早期蒙古人巫医不分,后经长期与疾病斗争,至12世纪或更早,已有自

  • 回鹘文

    又称回纥文。因古代回鹘人广泛使用这种文字而得名。是公元9世纪中叶到15世纪中亚及新疆等地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曾是金帐汗国、帖木耳帝国和察合台汗国的官方文字。从15世纪开始,在伊斯兰教的影响下,回鹘文

  • 绛卓万户

    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又作香、香卓万户。世祖至元二年(1265),国师(后升号帝师)八思巴与其弟白兰王恰那多吉返萨迦(今西藏萨迦县),总制院派遣官员阿衮、弥林前往协助在乌思藏设置郡县。约五年(126

  • 哈达哈

    ?—1759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将军傅尔丹次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授侍卫。雍正九年(1731),迁头等侍卫。十年,授蒙古正蓝旗都统。十三年(1735),驻防呼伦贝尔。乾隆四年(1

  • 丁锡

    明代画家、诗人。字佑之,号西鸣。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回族。先世西域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丁鹤年后裔(一谓为元画家丁野夫之后)。自幼聪敏,喜绘画,尤精山水画。作品大都佚亡。工诗,今多不传,惟《钱塘县志

  • 奕纪

    ?—1863清宗室、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和硕成哲亲王永鼕孙,多罗贝勒绵懿子。嘉庆二十一年(1816),由应封宗室授头等侍卫。道光十三年(1833),置正白旗满洲副都统。次年,赴山东、河南查阅营伍,并查

  • 蔓头城

    见“曼头城”(20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