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藏经

大藏经

我国佛学典籍译著大丛书的总称。现称中华大藏经。简称藏经。有汉文、藏文、西夏文、蒙古文、满文本,主要为汉文、藏文本两种。汉文大藏经为经部、律部、论部三藏,公元6世纪前期南梁时始行编译,隋代以前称一切经,至唐代编成后,宋、元、明、清历代均有增补和刻本,辽、金、西夏时亦有刻本;在国外,11、13世纪时期高丽王室曾两次刊行,本世纪日本大正、昭和两朝曾增以日本人著述排印。藏文大藏经为甘珠尔即佛语部与丹珠尔即论疏部两部,8世纪后期吐蕃王室始行编译,元末由乌思藏僧人编成,明清时在内地及藏传佛教各派大寺院均有刻本和增补;在国外,近世在日本、美国曾排印。南宋时西夏王室据汉文本译成西夏文大藏经,称番大藏经或河西藏经;明代蒙古王公据藏文本甘珠尔部译成蒙古文,请初又据丹珠尔部译成蒙古文大藏经;清乾隆朝又命高僧译成满文大藏经。

猜你喜欢

  • 卢水胡

    东汉至十六国时期匈奴诸部之一。因世居卢水(今青海西宁市西卢溪水),故名。游牧于张掖(今甘肃张掖)南至卢水一带,隶张掖属国都尉管辖。东汉初兴起,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破烧何羌比铜钳。永平十六年(公

  • 阿旺益喜次臣嘉措

    1818—1876清代西藏热振寺三世(一作九世)呼图克图。生于欧柱鼎。道光四年(1824),经金瓶掣签,确定为热振活佛转世。七年(1827),为脣征阿齐图诺门罕,入色拉寺习经咒,考取兰占巴学位。十八年

  • 西夏文泥金写经

    西夏文佛经。经页厚韧,呈紫青色,以赤金楷书写成。传世者有《金光明最胜王经》,残存22页。经末有西夏神宗光定四年(1214)的发愿文2页。今藏西安市文物局。另有《妙法莲华经》6册,今藏法国巴黎图书馆。又

  • 地粟袁

    古代北方民族柔然第五代首领。约为4世纪中期人。东胡后裔,郁久闾氏。※跋提子。父卒,继领柔然部众,仍役属于鲜卑拓跋部,岁贡马匹兽皮。冬率部入牧漠南草原,夏还居漠北。卒后,柔然分为两部,长子匹候跋继其位居

  • 联豫筹办藏务

    清宣统元年(1909)驻藏大臣联豫与帮办大臣温宗尧为防英、俄干涉整顿西藏事务之行政措施。在张荫堂整顿藏务之基础上,提出如下措施:奏请派四川知府钟颖统领川军入藏,以资震慑;将察木多拨归赵尔丰管辖,驻军为

  • 奚六部秃里

    见“秃里”(1082页)。

  • 刘永福历史草

    书名。黑旗军首领传记。10卷。清刘永福(1837—1917,字渊亭,本名业,广西上思人,汉族)口述,黄海安(广西钦州人,早年随刘行伍,晚年为其家庭教师)记录整理。内容记述刘永福的出身、家世及其与壮族农

  • 管旗章京

    见“扎希鲁克齐”(435页)。

  • 敖赫达

    裕固语音译,意为“家”、“部落”。一作鄂托克。旧时裕固族社会组织形式。每个部落分若干户族(西部裕固语称“的尔勤”,相当于氏族)。部落之间原有严格的地域界限,各占一定的区域。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原

  • 满四

    见“满俊”(23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