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清一统志

大清一统志

书名。清全国地方总志。清官修。清代编撰《一统志》凡三次:第一次始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陈廷敬、徐乾学领其事,乾隆八年(1743)书成。342卷。次年刊行。第二次续修始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四十九年(1784)书成。凡500卷,收入《四库全书》。第三次重修始于嘉庆十六年(1811),穆彰阿等修,李佐贤等总纂,道光二十二年(1842)书成。560卷。三修因在嘉庆年间,又以嘉庆二十五年(1820)为下限,故又名《嘉庆重修一统志》。该书记述嘉庆以前清王朝疆域政区状况。体例因受《禹贡》及历代正史地理志等的影响,采取先分省编排,每省再先列图、表,继以总序,再以府、直隶厅、州分卷。内容丰富,包括各地区的疆域、建置沿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人物事迹及土产等。有1943年涵芬楼影印本。是研究我国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对满族及诸少数民族史的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贯楚克

    见“达赖汗”(729页)。

  • 弓力

    弓,射弓;力,清代用以衡量弓干硬度、开弓人所受强度的计算单位。八旗满洲、蒙古及东北狩猎民族中皆不乏擅长强弓之人。弓之强弱,视其取材刚柔、用料多寡以为别。4至6力,用筋14两、胶7两;7至9力者,则用筋

  • 阿尔浑

    ?—1275蒙古国官员、伊儿汗国大臣。又译阿儿浑、阿尔浑·阿合。蒙古斡亦剌部人。千户太出之子。一说其出身低微,家境贫困,荒年,父曾以其易一牛腿。通晓畏兀儿文书。元太宗时任必阇赤(书史、书记),颇受重用

  • 忽神

    见“许兀慎”(921页)。

  • 三郡乌桓

    对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之乌桓人的统称。《资治通鉴》:“三郡乌桓,辽西蹋顿、辽东苏仆延、右北平乌延也。”汉末,乘军阀割据之机,乌桓掘起,各自称王。献帝初平(190—193)中,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死,从

  • 鄂木布楚琥尔

    ?—1639汉文也写作俄木布楚琥尔。后金将领。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俺答汗(阿勒坦汗)曾孙。父噶不图为避察哈尔部侵扰,始徙居士默特,遂定居。因屡遭察哈尔林丹汗进犯,约喀尔沁部长苏布地等击察哈尔兵4万

  • 卑南人

    台湾高山族一支。有万余人(1975年)。分布卑南溪以南,知本溪以北的海岸区域,现属台东县卑南乡。以社为聚落单位,均有自己的社域,设首领、副首领,负责管理村社公共事务。社民(男)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级、成年

  • 札只剌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札赤剌、札答兰、茶只剌、茶赤剌、插支来、插只来。与成吉思汗所出孛儿只斤氏同宗,均为孛端察儿后裔。始祖为札只剌歹,相传为孛端察儿所掠孕妇所生,故名,意为外姓人之子,子孙遂以为氏。最

  • 宣慰司佥事

    官名。为宣慰使属员,明代设置,秩正五品。参见“宣慰使”(1747页)。

  • 西厮里门

    见“东厮里门”(5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