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板升城

大板升城

明代东蒙古城镇名。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主持兴建,由投靠俺答汗的白莲教徒丘仝等组织汉族工匠施工。约建成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据《三云筹俎考》、《大清一统志》等所载,地点在※丰州滩西部,约在今土默特右旗一带。三十九年(1560),被明大同总兵刘汉焚毁略尽。四十四年(1565),由白莲教徒赵全、李自馨等进行重建,“创起长朝殿九重”。翌年,再次修缮和扩建,拟作俺答汗“称帝”之所,成为土默特部第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隆庆五年(1517),俺答汗与明朝达成封王、通贡、互市协议,另谋更靠近大同的地方修建城市(即※库库河屯),以便通贡互市,遂将该城封授其爱孙※把汉那吉。万历十一年(1583),把汉那吉卒,该城由其妻※把汉比吉掌管。俺答汗遗孀三娘子欲兼并该地,力图让其亲生子※不他失礼与把汉比吉合婚,但遭到俺答汗义子※恰台吉等强烈反对,双方大战于大板升,未分胜负。俺答汗长孙※扯力克乘机抢先与把汉比吉合婚,占据该城。十三年十二月(合公元1586年2月)俺答汗长子辛爱黄台吉卒,扯力克为继承顺义王位,弃把汉比吉,与三娘子成亲,不他失礼遂得以与把汉比吉结婚,占有该城。不他失礼卒后,由他们的亲生子※素囊台吉继承。明末,察哈尔部林丹汗及后金相继西入土默特,屡遭战火摧残,该城废弃不存。

猜你喜欢

  • 宇文福

    北魏大臣。先世为匈奴南单于远属,世为拥部大人,后称鲜卑宇文氏。少骁勇,有膂力。孝文帝太和(477—499)初年,历封羽林郎将,建节将军,新昌侯,南征都将。寻,以击萧赜有功,授显武将军。迁恢武将军、北征

  • 亦纳勒赤

    蒙古国勋戚。又称哈答驸马、哈合歹驸马,或译为合歹古列坚。斡亦剌部首领※忽都合别乞之子。以其父引导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军征服“林木中百姓”之功,尚术赤女火雷公主(一说尚扯扯干)为妻,继其父统领斡亦剌部。元太

  • 五护陀罗尼

    藏传佛教名词术语。《元史·释老传》载:西番僧“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自曰收札沙剌,华言五护陀罗尼经也。”举行法事时诵此经文,以祈愿对自身、喇嘛、父、母,朋友五方求得佑护。

  • 哈泥

    哈尼族名。历史文献上“哈尼”的同音异写。乾隆四十年(1775),胡蔚校订《南诏野史》“窝泥”条说:“有和泥、斡泥、哈泥、路弼等名……”雍正《临安府志》说自呼哈宜(哈尼)。居今云南元阳县境。参见“哈尼族

  • 北狄

    见“狄”(1103页)。

  • 哈三千户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亦作哈克三所。永乐四年(1406)二月,木伦河野人首领马儿张等来朝,命以其居地置所。据考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附近。

  • 昂邦

    清代官名。亦作按班、谙班。满语音译,“总管大臣”、“大官”或“大人”的意思。清入关前,专用于亲近重臣,如天聪八年(1634)定总兵官为“昂邦章京”,分三等。统治全国以后,文官三品、武官二品以上,均可称

  • 兀牙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札剌儿部分支之一。伊儿汗国大臣阿鲁黑、不花即出自该部。参见“札剌儿”(433页)。

  • 塔里木河

    新疆河名。我国最大内陆河。在新疆南部。“塔里木”,维吾尔语“可耕地”之意,河边居民从事农耕,因以名河。据《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上游名额尔沟河,三源并会,东流至塔里木地,名塔里木河。清代记载又说其上游

  • 李陵

    ?—前74西汉将领。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汉名将李广孙。少以善骑射、礼贤下士为世称誉。初为侍中建章监。武帝因其有李广遗风,使将800骑,深入匈奴地区侦察地形。归拜骑都尉,将众5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