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基诺族起义

基诺族起义

基诺族人民反对国民党压迫剥削和争取民族生存的武装斗争。亦作“攸乐山起义”。1941年11月下旬,云南西双版纳基诺山(原称攸乐山)基诺族头人飘白因不堪国民党的苛征暴敛,含愤服毒自杀,激起人民不满,各寨头人和百姓一致推举操腰(又作操约、搓约、曹约)为统领,发动起义。任命波杰、木腊搓、阿四等人为后勤、军事指挥,联合哈尼、瑶、布朗、汉等族3000余群众,手持刀、箭弩等原始武器,袭击小勐养马保长的土兵,首战告捷,士气大振。12月底,又设伏击退前来镇压之车里县官兵。义军活动区域,扩展到镇越(今勐腊)、佛海(今勐海)诸县山区。次年8月、10月,又连续重创车里县长王字鹅所率国民党思普独立营一个连的官兵,以及国民党93师第一、二大队,车里、易武团丁和车里土司土兵等3000余敌军。由于敌方连续增兵,使战事僵持,双方暂时停战。时以日本侵略军严重威胁云南边陲,云南政府决定对基诺等民族实行安抚政策,把镇压起义的王字鹅撤职查办,另委原思普殖边督办处少校营长李毓芳为车里县长,双方达成协议:一、自即日起,双方停火;二、国民党一切武装部队限10日内撤离基诺山,并保证不再烧掠村寨、屠宰耕牛。李毓芳又许诺:一、户捐减为五毫(角);二、停止剿办基诺族,进行安抚;三、免除基诺族(1941—1943年)欠缴的一切户捐杂派;四、免除傣族每天派两人给县政府无偿供应马草的劳役负担。并同意义军要求,现阶段不再向基诺族派兵,原下达的征兵令作废;停战后几年内不再对基诺山征粮派款。基诺族取得斗争重大胜利,增强了基诺族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了当地各少数民族的团结。

猜你喜欢

  • 洪西洪米祭

    哈尼语“洪”是用山芦苇扎的火把,“西”是“拜”,“米”是“夜”。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每年农事开始的祭祀节。共举行四天。夏历三月的属牛日开始,分祭祖和祭天。祭祖的头一天晚上,“贝马”(巫师)向全寨宣布禁忌

  • 伽倻琴

    朝鲜族的一种弹拨乐器。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类似汉族古筝。始于朝鲜三国时代。伽倻人于勒创制。据《三国史记》载:“伽倻琴,亦法中国乐部筝而为之”。其形“上圆象天,下平象地”。共有12弦,乃“拟十二月”。其后

  • 喀尔喀吉鲁姆

    即“喀尔喀法典”(2207页)。

  • 杨教化

    1276—1309元朝大臣。唐兀人。失剌唐兀台子。幼事武宗於潜邸,令掌成宗所赐玉印为枢密符令之用,从镇北边。大德十年(1036),以军事入奏京师,且请领岁赐,遇太府卿某遏制执其券不下,即责以大义,且持

  • 斡端

    见“于阗”(58页)。

  • 野利氏

    1西夏党项族姓。(2)(?—1010)党项族首领夏国王李继迁妻,一说生子德明。夏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元昊称帝后,追谥顺成懿孝皇后。 (3)(?—1048)夏景宗元昊皇后。元昊另一妻卫慕氏被囚生

  • 沮渠罗仇

    ?—397十六国时期卢水胡首领。临松(治今甘肃张掖县南)人。北凉主※沮渠蒙逊伯父(《北史》作叔父)。先世官匈奴左沮渠,遂以官为氏。世任部帅。归附后凉吕光,历任西平太守、尚书,拜建忠将军。后凉麟嘉四年(

  • 曲郡嘉措

    清代青海德庆寺高僧。藏族。出生于塔秀部落之董姓氏族。入西藏哲蚌寺郭芒扎仓学习。康熙七年(1668),举行立宗辩论,获然降巴学位。十年(1671),返安多地区,在险峰陡峭的山岩、石窟修行,被誉为印度圣者

  • 马纳思河

    西域古河名。见《元史·耶律希亮传》。清《西域图志》作玛纳斯郭勒,《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作玛纳斯河,《水道提纲》作马那思河。准噶尔语音译,“玛纳”意为“巡逻”,“斯”意为“人”。以“滨河有巡逻者”得名。

  • 龙云

    1884—1962彝族民主革命者。字志舟。彝姓纳吉。祖籍四川金阳(今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后迁云南昭通县(今云南昭通市)定居。1911年参加“保路同志军”,10月,在四川宜宾加入援川滇军。19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