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土谢图汗部

土谢图汗部

喀尔喀蒙古四部之一。一作图什业图汗部。以汗号得名。喀尔喀初无汗号,自成吉思汗十八世孙阿巴岱赴唐古特(西藏)谒达赖喇嘛,迎经典归,为众所服始称汗,至其孙衮布始称土谢图汗。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准噶尔部噶尔丹扰掠喀尔喀,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拒战失利,率众归清。三十年(1691),在多伦诺尔会盟,命保留汗号,授札萨克,仍统领本部,自是始称土谢图汗部。原置三十七旗,雍正三年(1725),分该部西境二十一旗另置赛音诺颜部,后增四旗,与所留十六旗共计二十旗。为喀尔喀四部之一,喀尔喀后路。该部内有哲布尊丹巴活佛,外邻沙俄,恰克图互市当其北部要冲,重镇库伦,地绾南北,号称四部之首。清廷复在此设办事大臣,督办一切重大事务,形势、地位均极重要。牧地东界肯特山,西界翁吉河,南界瀚海,北界楚库河,约当今蒙古国中央、色楞格、中戈壁、布尔根等省和前杭爱、东戈壁、南戈壁等省各一部分。诸旗会盟于汗阿林。该部授封王、贝勒、贝子、公爵者共27人。

猜你喜欢

  • 包衣骁骑营

    见“内务旗三旗骁骑营”(310页)。

  • 克食

    满语音译。“恩赐”的意思。涉及此词的清事记载,有的因词中有“食”字样,误解作食品,如说“赐克食几次”,实属叠用汉、满文的“赐赐”两字。若表达原语意,应作:蒙克食(恩赐)御膳若干品。

  • 乡荐

    契丹科举制度,有乡、府、省三试之设。凡乡中,曰“乡荐”。

  • 兀者揆野木千户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所置所之一。亦作兀者揆野人千户所,窝集奎玛所。永乐三年(1405)八月,苦野木等处女真野人首领虎失木等39人来朝。同月,兀者卫别里哥秃等来朝,命设此所,以别里哥秃等9人为千百户,赐诰印

  • 阿庐朵里

    即“阿鲁敦”(1218页)。

  • 杜拉特部

    清代哈萨克大(乌拉)玉兹分支部落名。又译都拉特部。其先民一说是唐代西突厥的※“咄陆”,一说为15世纪蒙古“朵豁剌特部”。乾隆二十三年(1758),归附清朝。18—19世纪时,分别游牧于吹河、塔拉斯河及

  • 神玺

    北凉段业年号。397—399年,凡3年。

  • 蒙古文

    蒙古人使用的拼音文字。其字母表源于回鹘文,包括5个元音字母和14个辅音字母。字母在词首、词中、词末有不同的变体,从上到下以词为单位连写。行款是从左往右竖写。字母的数量、形体、拼写方式等早期与回鹘文基本

  • 领人酋长

    见“领民酋长”(2075页)。

  • 乙瓌

    北魏将领。亦作乙弗莫瓌。代郡人。鲜卑乙弗氏(后改乙氏)。其先人世统部落,为吐谷浑支族乙弗部渠帅。太武帝(423—452年在位)时,奉父乙匹知命入贡。被帝留于平城。善骑射,能手格猛兽。尚太武帝女上谷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