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土观·罗桑却吉尼玛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

1737—1802

青海佑宁寺(郭隆寺)土观三世活佛(一说为二世)。生于凉州彭措隆巴。旺久杰之子。经章嘉在此确认为土观活佛转世。初随阿旺格来嘉措出家受沙弥戒。乾隆十二年(1747),随松巴堪布学法。十四年(1749),在佑宁寺从章嘉瑞贝多吉受沙弥戒。18岁时从松巴堪布受比丘戒。二十年(1755),赴西藏谒见七世达赖格桑嘉措。后去哲蚌寺果芒扎仓,曾从章嘉活佛、六世班禅罗桑贝丹意希等广听佛法。二十四年(1759),任夏鲁堪布。二十六年(1761),返安多,任佑宁寺法台,亦曾任夏琼寺、塔儿寺法台。二十八年(1763),赴北京,乾隆授以上师之银印,并赐静修禅师呼图克图名号,居黄寺。后封国师。三十三年(1768),告病返乡,乾隆帝赐土观仓为广慧寺。三十六年(1771),奉旨驻京当差。四十九年(1784),前往热河,同章嘉国师及哲布尊丹巴三人同为布陀宗乘庙落成举行开光仪轨。三次受清帝接见。五十五年(1790),建红沟寺院,清帝赐名延禧寺。后病逝于佑宁寺。学问渊博,懂满、汉、蒙古等文字。有著作16函,500余篇,广泛涉及历算、佛教宗教史、密咒、诗歌、传记等。《土观书信集》、《章嘉益西丹巴准美传》、《佑宁寺志》等,均引人重视。尤其《土观宗派源流史》自嘉庆六年(1801)问世后,闻名国内外,是研究藏、蒙、汉、于阗宗教史的精品,广为学者引用。是书有拉萨布达拉雪印经院木版及甘孜德格版,1982年又有甘肃排印版。

猜你喜欢

  • ?溪

    见“五溪”(262页)。

  • 秦远

    见“南襄城蛮”(1596页)。

  • 纳怀朗

    傣语音译,意为“百田级”。旧时云南西双版纳车里宣慰使根据下属官员社会地位高低和职务大小所划分的等级官田之一。详见“探朗召曼纳”(2039页)。

  • 朵儿班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一说为都儿鲁斤诸部之一。又作朵儿边、朵鲁班、秃鲁班、度礼班、都鲁班。由孛端察儿(成吉思汗十世祖)的伯父都哇锁豁儿4个儿子之后裔组成。蒙古语称“四”作“朵儿班”,因系四子之后,故名。游

  • 木鹿寺

    藏传佛教(喇嘛教)寺院。藏文作“mu yu dgon pa”,即“木如寺”,转译为“木鹿寺”。在今大昭寺北部不远。唐时为吐蕃佛殿。迄今犹存。楼高四层,小而精。后改为格鲁派(黄教)高僧德珠呼图克图驻锡地

  • 野先不花

    见“也先不花”(141页)。

  • 壮文

    我国壮族使用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早在南宋时期,壮族地区民间就流传着一种“方块壮字”或叫“土俗字”。这种字是在汉字基础上创造的,使用范围不广,也无统一规范,壮族民众多使用汉文。1955年创制了拉丁

  • 吃卡满

    蒙古语为吃整个羊心。肃北蒙古族的一种婚俗。新娘被接到新郎家后,由嫂辈将新娘的头梳成新媳妇的发型,佩带金银、珊瑚头饰,然后新郎、新娘同吃煮熟的卡满(即整块羊心),象征两位新人同心。

  • 按出虎水

    河名。亦称“阿术浒水”。“按出虎”亦作“阿注浒”、“阿触胡”、“阿术火”、“阿之古”、“按出浒”、“安术虎”等,女真语,“金”之意。清称阿勒楚喀河。今称阿什河,为松花江支流之一。女真族因发祥此河流域而

  • 归德千户所

    明代西北卫所名。其地元时为贵德州,属吐蕃宣慰司。入明后,于洪武八年(1375)正月改置归德守御千户所。治所在今青海贵德。是年五月,其地吐蕃诸部往河州(今甘肃临夏)市马,与明通互市。永乐九年(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