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勒藏多尔济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一译噶尔藏多尔济。※噶尔丹弟朋楚克达什孙。姓绰罗斯。因世代驻牧额琳哈毕尔噶(今新疆依连哈比尔尕山),故又称额琳哈毕尔噶台吉。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率众迎降。同年九月,受命至承德朝觐,授绰罗斯汗。阿睦尔撒纳叛乱后,随定西将军策楞往讨。二十一年秋,以喀乐喀和托辉特郡王青衮咱卜撤军台应阿睦尔撒纳叛,偕布鲁古特台吉呢吗踵其迹。继因呢吗从中离间,与侄扎那噶尔布争权,次年被杀。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一译噶尔藏多尔济。※噶尔丹弟朋楚克达什孙。姓绰罗斯。因世代驻牧额琳哈毕尔噶(今新疆依连哈比尔尕山),故又称额琳哈毕尔噶台吉。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率众迎降。同年九月,受命至承德朝觐,授绰罗斯汗。阿睦尔撒纳叛乱后,随定西将军策楞往讨。二十一年秋,以喀乐喀和托辉特郡王青衮咱卜撤军台应阿睦尔撒纳叛,偕布鲁古特台吉呢吗踵其迹。继因呢吗从中离间,与侄扎那噶尔布争权,次年被杀。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又作俄罗春、俄乐春、俄伦春、俄尔吞、鄂尔吞、鄂鲁春,俗称“栖林(麒麟)”。清代还据其使用马匹与否,有使马部、使鹿部,摩凌阿(满语,“骑马的”之意)鄂伦春、雅发罕(“步行的”之意)鄂伦
十六国之一。陇西鲜卑乞伏氏所建。初依附前秦,淝水之战后,乞伏国仁乘前秦兵败势衰之机,聚众10万,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元年(385)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改元建义,置武城、武阳、安固、武始、汉阳、天水
古郡名。隋大业(605—618)初,改庸州置,治所在盐水县(今湖北长阳西)。义宁二年(618),改为施州(今湖北恩施县),土家、苗等族先民居此。
见“拖雷”(1365页)。
旧时西藏地方政府所置的官衔之一。门巴族和藏族部分地区※宗本以下“措”一级行政官员,略似内地的“区长”或“乡长”。有民主推举产生、宗本择定或差巴户轮流担任等形式。为旧政府主管全措行政事务,征派差税、调解
见“乌春”(329页)。
?—1740清乾隆年间苗民起义首领。湖南城步莫宜峒人。苗族。乾隆五年(1740),与侗族粟贤宇等率领城步、绥宁、新宁等地苗、侗、瑶、汉族农民起义,广西义宁苗民起而响应。在城步长塘、竹岔等地大败清军,俘
?—1077宋代河州(今甘肃临夏)吐蕃大首领。又作瞎丁木征。※唃厮啰孙。幼年随父※瞎征居龛谷(今甘肃榆中境)。宋嘉祐三年(1058),父卒,袭首领位。因其地位受到属下首领的威胁,为青唐族首领瞎药鸡罗及
见“戴辣”(2574页)。
西夏宗室。党项羌族。越王李仁友孙,襄宗※李安全世子。夏应天四年(1209),蒙古成吉思汗率大军攻入西夏,襄宗安全遣其为主帅,以大都督府令公高逸副之,督兵5万御之,大败,高逸被擒杀。皇建二年(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