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喀喇沁右翼旗

喀喇沁右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南部。牧地东界敖汉旗,西界正蓝旗,南界皇庄屯,北界翁牛特旗。元属大宁路,明初隶大宁都指挥使司,后为察哈尔所据。天聪年间,喀喇沁部长苏布地偕从叔色棱等降后金。九年(1635)编旗,授苏布地子固噜思奇布为札萨克,掌本旗。次年,封贝子,世袭。札萨克驻西白河北,会盟于卓索图盟。康熙初,固噜思奇布子班达尔沙承袭,晋封多罗杜棱郡王。

猜你喜欢

  • 大宗正府

    元代掌理刑政之官署之一。世祖至元二年(1265)置。仁宗时改为宗正府。顺帝至元元年(1335),复为大宗正府。置札鲁花赤(断事官)若干员,会决庶务,以宗王为府长,余皆御位下及诸王之有封国者充任。亦有怯

  • 嵬名聿正

    西夏大臣。党项羌族。毅宗李谅祚(1048—1067)任官蕃号称“祖儒”。奲都五年(1061)七月,谅祚闻契丹约唃厮啰兵取河西,思结宋朝为援,遂遣其奉表赴宋朝入贡,并请尚公主。宋仁宗答以昔尝赐姓,不允尚

  • 白马羌

    ※西羌的一支。又称广汉白马羌。原居河湟地区。秦献公初立(前384),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甘肃渭源),诸羌畏秦之威,相率外迁,该部徙居广汉地区,与夷、氐杂处,故有“六夷、七羌、九氐”之说。东汉建武十

  • 巴牙喇营

    参见“护军营”(1059页)。

  • 禁约青海十二事

    清加强统治青海蒙古之条款。雍正二年(1724),青海蒙古和硕特部罗卜藏丹津之乱平定后,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奏准施行。主要内容有6方面:一、不准青海蒙古人自称盟长,并扰累番众。二、不准和硕特部兼并喀尔喀、辉

  • 回鹘文

    又称回纥文。因古代回鹘人广泛使用这种文字而得名。是公元9世纪中叶到15世纪中亚及新疆等地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曾是金帐汗国、帖木耳帝国和察合台汗国的官方文字。从15世纪开始,在伊斯兰教的影响下,回鹘文

  • 即“貊”(2370页)

  • 东乡土人

    见“东乡族”(510页)。

  • 卫安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大德九年(1305),宪宗蒙哥第三子玉龙答失子完泽受封。

  • 小蔑孤

    见“大蔑孤”(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