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吉谟雅丁

吉谟雅丁

元末明初诗人。汉名马元德。回回人。先世西域巨商,随元世祖忽必烈征战有功,世代为官,定居武昌,至正十七年(1357)中进士,初授定海(今浙江镇海县)令、浙东元帅。二十六年(1366)晋奉化(今浙江奉化)知州。常与表弟诗人丁鹤年切磋诗歌,互相唱和。旋因得罪权贵,贬江南,为行御史台掾。旋复被起用为昌国州(治在今浙江定海县)知府。为官清廉,体察民情,革除弊政;减赋役,轻刑法,平冤狱,劝农桑,深得民心。卒于任,工诗,负时名。多抒发报国之志和对战乱之厌倦,时人赞其“文章奎壁照人间”。有诗作一卷、已散佚,《丁鹤年集》附录收有其诗作。

猜你喜欢

  • 乌喂波

    佤语音译,意为“奶母钱”。解放前云南西盟佤族地区男子结婚后送给岳母的财物。过去西盟大马散等一些村寨男子结婚后一二年都得送给岳母若干半开(旧时云南地方所铸银币)及猪、酒等财物,其数量按传统习惯要与妻子父

  • 那利

    唐时龟兹王白诃黎布失毕之相。贞观二十二年(648),辅白诃黎布失毕御唐军阿史那社尔,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县)失陷时,独逸出,引西突厥军助战,杀唐军留守之安西都护郭孝恪及子。后为阿史那社尔败,执送长安,

  • 木雅语

    我国四川省部分地区自称“木雅”的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九龙等县,以及雅安地区的石棉县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1.5万左右。木雅语分东、西两个方言。

  • 安吉茂

    ?—1718清代四川建昌土官。彝族。安承引之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随母岭氏向清军投诚,即授建昌(今四川西昌市)河西宣慰司宣慰使,颁给印信、号纸。五十七年(1718)卒,无嗣,由其母岭氏抚养内侄

  • 从太山

    今长白山在南北朝至隋代的名称。古称不咸山,一作徒太山,亦称太皇山、大白山。“从太”为靺鞨语,中原人称太皇。近世研究者或说“徒”为“从”之讹,或以“徒太山”为是。有谓“太皇”之“皇”本为“白”之误。古勿

  • 额古都娘娘

    鄂伦春语音译。又称“埃尼博如坎”。主管天花病的娘娘神。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旧时鄂伦春人患天花病,祈祷此神保佑。祭品为狍子、野鸭、飞龙鸟和酒等。神像是在布或纸上画的3个女人像。相传她们

  • 功德林

    藏语音译,意“遍乐苑”。拉萨※四大林之一。隶属※哲蚌寺果芒扎仓,位于※布达拉宫西南。系济咙呼图克图(又名达擦诺门汉)驻锡的寺院。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进藏大臣海兰察等捐资在苑内建起“卫藏永安寺”

  • 人八分镇国公

    爵名。清代宗室封爵中第七等奉恩镇国公的别称和前称。崇德元年,立※镇国公爵。自此时起至十二等封爵施行期间(1636-1747),镇国公一爵,原有入与不入※八分之分。其制以由固山贝子依例降袭镇国公者,皆入

  • 马哈穆德泰

    见“马合木·太”(183页)。

  • 那延成

    1763—1833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章佳氏。字韶九,一字东甫。号绎堂。大学士阿桂之孙。乾隆进士。初任职翰林院。嘉庆二年(1797),入军机行走。四年,擢工部尚书。是年,受命为钦差大臣督将军明亮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