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迥
藏语音译,又作“杰曹”,意为“摄政”。过去代理达赖喇嘛摄理藏事的高级官职名。位在※噶厦之上。始设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七世达赖死后,时西藏地方政教事务一时无人主持,乾隆帝遂命登吉林的第穆呼图克图德勒嘉错,在达赖喇嘛“转世灵童”尚未寻到和“转世灵童”未满18岁坐床亲政前代行政务,兼达赖喇嘛的传经师。例由拉萨四大主寺的扎萨喇嘛、噶登赤巴、木隆寺及热振寺活佛等7人中推出1人担任,当达赖喇嘛年满18岁后,须交出大权而引退。至西藏和平解放前,共14世。
藏语音译,又作“杰曹”,意为“摄政”。过去代理达赖喇嘛摄理藏事的高级官职名。位在※噶厦之上。始设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七世达赖死后,时西藏地方政教事务一时无人主持,乾隆帝遂命登吉林的第穆呼图克图德勒嘉错,在达赖喇嘛“转世灵童”尚未寻到和“转世灵童”未满18岁坐床亲政前代行政务,兼达赖喇嘛的传经师。例由拉萨四大主寺的扎萨喇嘛、噶登赤巴、木隆寺及热振寺活佛等7人中推出1人担任,当达赖喇嘛年满18岁后,须交出大权而引退。至西藏和平解放前,共14世。
伊斯兰教译著。清末伊斯兰学者马复初口述,弟子马开科等译。成书于清同治四年(1865)。分上、下两卷。书名乃阿拉伯文伊斯兰教经典《甫苏思》的意译。为《四典会要》之续篇。“大化”取意真主化育万物,化生万物
见“扎岭卫”(192页)。
?—412东晋十六国时期氐帅。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人。初为东晋平远将军、护氐校尉。统军作战,骁勇果锐。东晋太元十八年(393)八月,叛晋投后秦,与姚崇共败晋追兵,被姚苌封为镇东将军。次年,受姚
元仁宗朝蒙古牧民暴动。延祐年间(1314—1320),朔漠遭风雪灾害,牲畜倒毙殆尽,人民流散,鬻妻儿为食。延祐六年(1319)七月,晋王也孙铁木儿部民暴动,劫掠豪富,因诸暴动间缺少配合,遭札鲁花赤囊加
①(?—1704)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巴喇斯腾额哩陀音长子。号察罕巴尔。康熙二十七年(1688),率属众归清,驻牧乌喇特界内库埒谟多。二十八年,授札
旧时西藏墨脱宗门巴族地区农奴等级之一。相当于藏区的差巴。约占全宗(相当内地县)农户的92%,是农奴阶级的主体,差和乌拉的主要承担者。领种一定数量的差地,享有对村社公有土地※基萨的使用权。人身依附领主。
见“恰克拉”(1725页)。
?—444十六国时期北凉国君。443—444年在位。临松(治今甘肃张掖县南)卢水胡人。北凉创建者※沮渠蒙逊子,※沮渠牧犍弟。初历受封安弥县侯、征西将军、沙州刺史、都督建康以西诸军事、酒泉太守。永和七年
即“哈密”(1630页)。
?—1865清朝大臣。蒙古正黄旗人。咸丰七年(1857),以古城领队大臣,赏副都统衔,任驻藏帮办大臣。八年,以里塘喇嘛争充副堪布一缺,纠众抢掠,土司喇嘛撤站,以致道途梗阻,派兵前往开导,迅速安站。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