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热绕色
清代藏族高僧。亦名华热·洛桑绕色。出生于华热地区。少年习华热相乘之五部大论与小五明,后在塔尔寺参加四难辩论,青海、卫、藏地区咸称其为克旺·华热绕色,成为闻名学者和五明大班智达。菊·弥庞大师闻其名,曾提出显密大论中诸多难点质疑,经一一作答,无偏袒任何宗派之见。十三世达赖喇嘛赴内地,途经塔尔寺,被邀请向达赖授妙音明论之粉梭板字、诗镜、韵律字等,事见《十三世达赖喇嘛传》。虽未身居大德、活佛高位,仍以自普通僧人成为五明之大班智达闻名。
清代藏族高僧。亦名华热·洛桑绕色。出生于华热地区。少年习华热相乘之五部大论与小五明,后在塔尔寺参加四难辩论,青海、卫、藏地区咸称其为克旺·华热绕色,成为闻名学者和五明大班智达。菊·弥庞大师闻其名,曾提出显密大论中诸多难点质疑,经一一作答,无偏袒任何宗派之见。十三世达赖喇嘛赴内地,途经塔尔寺,被邀请向达赖授妙音明论之粉梭板字、诗镜、韵律字等,事见《十三世达赖喇嘛传》。虽未身居大德、活佛高位,仍以自普通僧人成为五明之大班智达闻名。
唐宋元时期管理蕃商、蕃坊的官职。又称都蕃长。时来华之阿拉伯人、波斯人,为便于出海经商,常聚居于广州、泉州、杭州、明州(今宁波)、扬州等城市之一隅,政府设蕃长司置蕃长统察公事。职责主要是招徕外商,办理蕃
清代驻西藏边界的藏族喇嘛官员。边缺、大缺、中缺、小缺各营官内均有喇嘛补放之营官。各层喇嘛营官不给顶戴,缺出,以喇嘛补,多系达赖喇嘛随侍之人,如仍在达赖喇嘛前服役,勤劳年久,不能远离,由驻藏大臣另派员,
①(1465—1504)东察合台汗国可汗。蒙古族。※羽奴思汗次子(《明史》作阿力之子,不确)。羽奴思汗长期生活于塔什干,一些不惯于城市生活的蒙古人拥阿黑麻逃回蒙兀儿斯坦。1487年羽奴思汗卒,长子※马
哈尼族他称。元李京《云南志略》:“斡泥蛮,在临安西南五百里,巢居山林,极险。”在今红河州南部至元江一带。《元混一方舆胜览》临安道宣慰司载:“斡泥部归附后,合思他(陀)、伴溪、七溪三部立斡泥路……。”地
解放前延边朝鲜族地区4种租佃形式(分益制、定租制、并作和打租)之一。亦称“半作”、“耪青”。一般流行于新开发的水田地区。租地者多为朝鲜族最贫苦的农民。主要特点,一是佃农耕种地主土地,在6个月耕种期间,
辽太祖大圣大明天皇帝耶律阿保机年号。922—926年,凡5年。
萨满为小孩求魂的一种祭祀仪式。“乌麦”,鄂温克语,意为小孩的灵魂。旧时额尔古纳河地区使用驯鹿鄂温克人中盛行。他们认为,小孩得重病是其灵魂离身去另一世界,需请萨满(巫师)跳神找回。求者,先准备黑白驯鹿各
即“里布加布”(1081页)。
见“耶律璟”(1304页)。
旧时蒙古族的一种祭祀活动。“敖包”又称“鄂博”、“脑包”,蒙古语意为“堆子”,以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用柳条围建的。原是道路和境界的标记,后渐演变成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其数目各地不等,有单个的,有数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