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刚察部落

刚察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刚察县境内。东接海晏达如玉千户部落,南临青海湖,西连天峻县汪什代海千户部落,北至祁连县之默勒河、野牛沟。为游牧部落,逐水草,居帐幕。“刚察”藏语,意为“骨髓”。原住牧黄河以南达日尕云地方(今贵德县),自清雍正(1723—1735)年间罗卜藏丹津反清后,乘青海蒙古势衰之机,渡黄河北上,抢掠蒙古牲畜和牧地,曾与蒙古察罕诺门汗旗发生武装冲突,完得太等12名头人被西宁办事大臣诱杀。后尼贡巴寺喇嘛拉夫炭还俗归族,任首领,继续率部北迁。至道光三年(1823),陕甘总督长龄驱杀其已渡至河北散居于玛积雪山一带的部众,西宁办事大臣那彦成以“清汉奸、断粮茶”迫使余众返回黄河南,编定户口、限供粮茶。后该族仍渡河北迁,势愈甚,遍及青海湖,形成环海八族。咸丰六年(1856),清均分地界,赏千户、百户官职,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喇嘛拉夫炭被封为该部总千户,赐花翎顶戴蟒袍及千户官印。为该部第一代千户。后因护送喀尔喀蒙古哲布尊丹巴活佛有功,西藏地方政府又赐以铜印,部务由总千户喇嘛拉夫炭和千户业布腾共管。为“环海八族”之一,内部又分若干小部落,百户协理各该小部事务。

猜你喜欢

  • 青苗会

    土族传统节日。流行于青海互助县龙王山一带。每年夏历三月至六月,由巫师推算决定会期。源自明洪武年间“龙王显灵”庇佑土族牧民的传说。节日早晨人们先至广福寺点灯焚香,顶礼膜拜,请出龙神轿杆、护法神箭,然后组

  • 休留残

    见“伏连筹”(797页)。

  • 防风氏

    远古时代汪芒氏君主,亦作古族名。其职守在封嵎之山(封山、嵎山之合称,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南)。据孔子云:“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指夏禹大会诸侯于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将违令

  • 诺褐拔

    即“诺曷钵”(1954页)。

  • 成汉中宗

    见“李寿”(1017页)。

  • 阿旺丹增嘉措

    1807—1849清代青海地区高僧。藏族。出生于青海之阿柔家族。被认定为夏玛尔·阿旺程勒转世呼毕勒罕,入德庆寺学习,曾担任堪布讲授经法。后拜赛康巴为师。曾居住五台山3年,沿内地驿路到噶塔尔,谒拜木雅格

  • 吾都里

    地名。又名斡朵里、鄂多里。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牡丹江与松花江会合处马大屯。元时曾在此设置斡朵怜军民万户府,为女真水达达路所辖五个军民万户府之一。建州女直先世居此。元末明初,清太祖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

  • 吐蕃氏族

    约在唐代吐蕃由原始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期间形成,初为父系,以所谓“父民六族”为最早。随着父系权力的加强与发展,氏族制的确立和巩固,逐渐形成强大的世袭性的家族及家族名称,子孙承袭,以家族名称冠于姓名之

  • 司马赒

    战国时中山国相邦(相国)。一说即司马喜(熹)。因其杰出的政治、军事才干,被中山王任命为相邦,执掌中山国大权。周赧王元年(前314),受王的派遣,率中山国三军平燕国内乱,

  • 达克巴

    ?—1756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西藏※拉藏汗次子索尔扎之子。自幼寄居伊犁。乾隆十九年(1754),随从兄弟阿睦尔撒纳、班珠尔等附清,授二等台吉,驻牧喀尔喀汛界。次年,受命入觐,授札萨